健康教育的程序

(二)健康教育的程序

健康教育包括评估健康教育对象的学习需要,设立教育目标,拟定教育计划,实施教育计划及评价教育效果5个步骤,它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

1.评估 健康教育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双方的互动过程。评估一方面是为了了解教育对象的学习需要、学习能力及学习资源,另一方面是健康教育者对自身准备情况评估的过程。

(1)评估健康教育对象的需要及能力 在健康教育前,应对健康教育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如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学习能力、对健康知识及健康技能的缺乏程度、对健康教育的兴趣及态度等,以根据不同的学习需要及特点来安排健康教育活动。

(2)评估学习资源 评估在健康教育活动中所需的教学环境、时间、参与人员、教学资料及设备(如投影仪、电脑、话筒)等。

(3)评估准备情况 教育者应对自身准备情况进行评估后再为服务对象提供健康教育。评估内容包括计划是否周全、备课是否充分、对象是否了解、教学设备用具是否齐全等,以确保自身有充分的准备。

2.设立目标 设立明确的教育目标不仅有助于正确实施教育计划,还可用来评价教育效果。

(1)设立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目标 健康教育的目标应切实可行,根据健康教育对象的心理状态、兴趣与态度、学习能力、知识盲区与薄弱点、支持系统等确定目标。

(2)设立具体、明确、可测的目标 目标应尽可能具体、明确、可测量,通过指出具体需要改变的行为,以及要达到目标的程度及预期时间等指导教育对象一步步实现目标。如实现戒酒的目标,目标可以明确到每周只能喝10mL白酒。

(3)设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目标 设立目标时应与学习者共同讨论、充分尊重学习者的想法,制订健康教育者与学习者达成共识的目标,这也能够充分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取得较好的效果。

3.制订计划 计划是指对健康教育活动的措施和步骤提前作出部署。一个好的计划可以帮助工作有序完成,提高工作的效率,是实现目标的行动纲领。

(1)明确实施计划的前提条件和优先项目 制订计划时应根据目标,列出实现计划所需的各种资源,思考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阻碍,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确定计划完成的日期。

(2)将计划书面化、具体化 将健康教育计划落实到具体、详细的安排,如确定教学的时间、参与人员、场所与环境、内容、时间、方法、进度、教育所需的设备和教学资料等,都应有详细的计划。

(3)完善和修订计划 情况允许时邀请有关组织和学习者参与修订,通过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完善教育计划,思考和比较多种可选的方案,确定最优或最满意方案。

4.实施计划 健康教育的实施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贯穿护理活动的始终。在实施计划前,应对实施健康教育的人员作相应的培训,使其详细了解目标、计划、时间表和具体的任务分配。在实施计划过程中,及时了解教育效果,定期进行阶段性的小结和评价,重视与各部门及组织之间的密切配合与沟通,根据需要对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以保证计划的顺利进行。计划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总结和评价。

5.评价 在健康教育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对计划目标及其指标体系及时进行评价,以便及时修改计划,完善健康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可分为形成评价、过程评价和效果评价3类。

(1)形成评价 指为使健康教育计划符合目标群的实际情况,使计划更科学和完善,为健康教育计划和发展提供信息的过程,包括为制订健康教育干预计划所做的需要评估以及为计划设计和执行提供的基础资料。

(2)过程评价 可概括为评价健康教育项目运作和修正项目计划两大部分。有时应用项目外部的专业人员的独立评价对项目实施的早期阶段和关键时期意义非常重大。这样可以跳出项目实施者的惯性思维,从专家的角度对项目进行方向性的宏观指导和矫正。

(3)结果评价 也被称为效果评价,往往是在项目执行得到一定的结果时进行的评价。比较大的项目有时要做项目的中期评价和完成评价。健康教育的项目常用的评价指标有卫生知识的平均得分,卫生知识的合格率,卫生知识的正确知晓率、信念流行率、行为流行率以及行为改变率等。总结评价时,往往难以简单地把人群健康状况、生活质量的变化归结于健康教育干预的结果,要精心设计,有效控制混杂因素才能下结论。评价的内容可包括:所提供的健康教育是否为公众所需要,教学目标及计划是否切实可行,执行教育计划的效率和结果如何,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是否需要修订教育计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