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的预防与管理

第五章 慢性病的预防与管理

学习目标

1.识记 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传染病、性传播疾病、精神疾病的流行特征。

2.理解 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营养相关疾病、传染病、性传播疾病、精神疾病的预防措施。

3.应用 对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营养相关疾病、传染病、性传播疾病、精神疾病实施准确管控。

案例引入

王先生,58岁。2小时前,与家人争吵时突然感到胸骨后疼痛,休息不能缓解,在家自服硝酸甘油也不能缓解,伴恶心、大汗,二便正常。既往有高血压史,吸烟30余年,每天1包。1年前曾有一次类似发作,搬重物时突发胸骨后疼痛,休息后自行缓解。请问,王先生目前的诊断可能是什么?问诊时应关注哪些方面问题?应进一步完善哪些检查?

案例解析路径导航:

1.初步诊断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心肌梗死。

2.问诊时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1)家族史:家族中有较年轻时患病者,其近亲患病概率可5倍于没有这种情况的家族。

(2)工作性质、性格、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压力:年轻时从事脑力劳动者,性情急躁、好奇心和竞争性强的A型性格者好发。

(3)糖尿病史:糖尿病患者中,本病发病率较非糖尿病高2倍左右。

(4)饮食习惯:经常进食高热量及高胆固醇、高碳水化合物和高盐食物者发病率较高。

(5)是否多次发作。

3.进一步需要完善的检查

(1)心电图(运动心电图、动态心电图)。

(2)血液生化(肝功、肾功、血脂):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3)心肌坏死标记物:心肌坏死标记物升高,包括肌钙蛋白、肌红蛋白、磷酸肌酸激酶。

(4)冠状动脉造影:对于合并其他脏器严重疾病或拒绝进行血运重建的患者不宜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