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事管理的方式

三、药事管理的方式

各国普遍采用行政、法律、技术、舆论宣传和经济等手段,来实现对药事工作的监督管理。

(一)运用行政方式

国家主管部门采用严格审批等有效的管理措施,引导和规范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增强产品质量意识,完善药品质量管理制度。如履行审批,颁发许可证、认证证书,审批新药、颁发新药证书,发给药品批准文号、药品包装材料注册证、进口药品注册证,发布药品质量公告等。

(二)运用法律方式

政府通过制定和颁布法律、法规、规章,规范行为,明确责任,依法治药,依法管药。通过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依法严惩违法者,增强对制假售假行为的威慑力,增强对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约束力。坚决查处违法案件,决不手软,对触犯刑律的,必须依法予以严惩。

(三)运用技术方式

在药事管理实践中,要实现对药品质量的有效控制,提高监督管理效率,一方面通过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规范操作来实现;另一方面通过采用先进的质量检验仪器,运用新的检验方法,提高技术监督水平与效果。

(四)运用宣传方式

在药事管理中,应充分发挥舆论的力量,教育人民群众提高对假、劣药品的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加大监督力度,共同监督药品生产经营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使假、劣药品如同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五)运用经济方式

政府相关部门在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借助于价格、税收等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对药事活动进行宏观调控。在经济全球化和医药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依据市场经济环境中药事活动的特点和规律,进行适度的经济干预是十分必要的。经济方式具有间接性、灵活性的特点,干预方式更趋多样化、科学化和合理化。药事活动也愈加重视投入成本与获得产出的评价,如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收载品种的遴选和调整中引入药物经济学的方法进行评价,在药品价格、采购、加成、税收、医保等环节进行经济干预,确保基本药物价格低廉、患者可以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