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滥用的危害

一、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滥用的危害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20世纪80年代以来,吸毒在全世界日趋泛滥,毒品走私日益严重。毒品的泛滥直接危害人民的身心健康,并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巨大威胁。日趋严重的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灾难。由贩毒、吸毒诱发的盗窃、抢劫、诈骗、卖淫和各种恶性暴力犯罪严重危害着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治安秩序。有些地方,贩毒、恐怖、黑社会三位一体,已构成破坏国家稳定的因素。

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2016年6月23日发表的《2016年世界毒品报告》显示,大约有2亿5000万介于15岁至64岁的人——相当于成人人口的5%,在2014年至少使用过一次毒品。报告确认:被界定为受到吸毒病症困扰的人的数量6年来首次出现不成比例的增长,达到2900万人。1200万注射毒品者当中,有14%的人携带艾滋病毒。2014年,有20万7000人由于使用毒品而死亡。报告指出,使用海洛因和相关的由于过量使用导致的死亡在北美、西欧和中欧的一些国家急剧增长。与此同时,大麻继续成为全球范围内最普遍使用的毒品,估计有1亿8300万人在2014年使用过这种毒品。分析显示,由于社会对大麻接受程度的提高,大麻使用变得更为普遍。报告发现,监狱中使用毒品的情况也处于非常高的水平,包括鸦片的使用和注射毒品。报告显示,在使用大麻、海洛因或安非他明方面,男性比女性要高出三倍。而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使用非医疗用途的阿片类药物和镇静剂。报告还强调了贫穷与毒品问题几个方面之间存在的非常强的联系。报告指出,在被定罪的罪犯当中,有18%的人因毒品而成为“阶下囚”。

前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埃利亚松亲自参加报告在纽约总部的发布仪式。他在发布仪式上发表讲话指出,世界毒品问题对于人们的健康以及社会经济和社会凝聚力都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毒品问题使所有国家和社会的所有方面都受到影响,个人、他们的家庭和社区都为此蒙受严重的后果。妇女、女童和年轻人特别容易受到伤害。可悲的是,他们通常更多地需要承受同毒品有关的污名化、心理疾患、暴力或虐待。”

t32

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指出:“毒品贩运不仅破坏了法律,同时也毒害了人们的精神,助长了恐怖主义和暴乱,掠夺了社会的和平。”并提出 “吸毒的核心是健康问题,毒品依赖者不应受到歧视,他们应该得到医疗专家和心理辅导专业人员的帮助。吸毒是一种疾病,而不是犯罪。对于毒品使用者,人们不要指责,更不要去羞辱他们”。同时强调,各国政府有责任打击贩毒和药物滥用,而社区也可做出重大贡献。家庭、学校、民间团体和宗教组织可以各尽其能,让社区远离毒品。企业可以提供合法的生计手段,媒体则可以提高人们对麻醉品危险的认识。

2015年9月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药物滥用监测年度报告(2014年)》。报告对2014年度我国药物滥用监测总体情况进行了分析,重点描述海洛因、合成毒品、医疗用药品以及新发生药物滥用人群监测的情况,并通过纵向比较2010年至2014年的监测数据,显示了我国药物滥用现状、特征以及流行趋势。

2014年全国药物滥用监测网络共采集药物滥用监测报告表24.5万份,男性占87.5%,35岁及以下年龄占51.7%,初中及以下文化占83.4%,无业人员占68.0%,药物滥用者仍以35岁以下、无业、低学历、男性为主,但已扩散到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职业;报告滥用物质69种,主要滥用物质为海洛因、冰毒、麻谷丸、K粉和安定,占报告总数的比例分别为56.1%、36.8%、8.1%、3.2%和1.3%。药物滥用者中新发生药物滥用的2.6万例,占报告数量的10.7%,与2010年相比上升5.3个百分点;其中滥用海洛因、冰毒和安定的比例分别为13.7%、70.5%、0.2%,与2010年相比海洛因滥用比例下降29个百分点,冰毒滥用比例增长26.1个百分点,安定滥用比例下降1个百分点;其中有8257例进行HIV检查,阳性率为1.4%。统计分析显示,2014年毒品滥用形势总体呈现出以海洛因为代表的传统毒品快速蔓延势头得到进一步遏制,以冰毒为主的合成毒品滥用人员增长迅速,以安定为代表的医疗用药品滥用仍处于较低水平,吸毒人员低龄化、多元化,毒品种类多样化等特点。受国际毒潮持续泛滥和国内多种因素影响,我国毒品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一)毒品概述

1.毒品的定义 《禁毒法》第二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毒品的品种及分类

(1)从毒品的来源看,可分为天然毒品、半合成毒品和合成毒品三大类。

天然毒品是直接从毒品原植物中提取的毒品,如鸦片;半合成毒品是由天然毒品与化学物质合成而得,如海洛因;合成毒品是完全用有机合成的方法制造,如冰毒。

(2)从毒品对人中枢神经的作用看,可分为抑制剂、兴奋剂和致幻剂。

抑制剂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静和放松作用,如鸦片类。兴奋剂能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人产生兴奋,如苯丙胺类(冰毒)。致幻剂能使人产生幻觉,导致自我歪曲和思维分裂,如麦司卡林。

(3)从毒品的自然属性看,可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前者如吗啡、哌替啶(杜冷丁)、可待因、盐酸二氢埃托啡等。后者如氯胺酮(K粉)、咖啡因、三唑仑、安钠咖、麦角乙二胺(LSD)、安眠酮、丁丙诺啡、地西泮等。

(4)从毒品流行的时间顺序看,可分为传统毒品和新型毒品。传统毒品一般指鸦片、海洛因等阿片类。新型毒品主要指冰毒、摇头丸等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和兴奋剂类毒品。

新型毒品是以化学合成为主的一类精神药品,它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致幻或中枢抑制作用,对人的机体产生巨大危害,用药以后可能发生伤人、自残等暴力行为,新型毒品还容易引发性犯罪。由于新型毒品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迷惑性,一些青少年追求刺激,对其造成的危害缺乏认识,近年来,随着新型毒品的蔓延,吸食人员呈现出明显的低龄化特征。有鉴于此,2011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就是“青少年与合成毒品”。

(二)药物滥用

1.药物滥用的概念 药物滥用 (物质滥用) 指非医疗目的反复、大量地使用具有依赖特性的药物 (或物质),使用者对此类药物产生依赖 (瘾癖),强迫和无止境地追求药物的特殊精神效应,由此带来严重的个人健康与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这种用药行为称为药物滥用(吸毒);药物使用到药物使用不当(使用时间过长、用药剂量过大)最终演变成药物滥用。

t33

2.药物滥用的范围

(1)麻醉药品:如阿片类、可待因、盐酸二氢埃托啡等。

(2)精神药品:包括中枢抑制剂,如氯胺酮(K粉)、三唑仑及其他镇静催眠药;还有中枢兴奋剂,如咖啡因;此外还有致幻剂,如麦司卡林、LSD等。

日常生活中的吸烟,其主要成分尼古丁长期使用也可成瘾;长期酗酒也会产生身体依赖性。一般认为,上述成瘾主要是身体依赖性,可以戒除。

3.药物滥用的危害及监测 目前药物滥用主要是指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滥用,这类药物是把“双刃剑”, 临床目的使用是不可或缺的一类药品,而滥用又会变成毒品。滥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者不仅对个人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而且滥用者不择手段获取毒品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