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事管理学科的概念
随着药学事业迅猛发展,药事管理工作中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如何保证药品的质量,规范新药的研制开发,规范药品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正确宣传医药卫生知识,防止药物滥用,指导人们合理用药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建立专门的管理组织,制定实施药品管理的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需要制定出药品标准,使生产、经营、使用单位都能遵守;需要研究药学事业管理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总结药品管理及药事各个部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用于指导药事活动及其管理工作,以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社会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的知识被引用到了药事活动和药品管理工作中,经过长期药事活动和药品管理实践经验的积累,药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渗透,药事管理学科便逐渐发展起来。药事管理学科是一门新兴的正在发展的边缘学科,目前尚无公认的定义。
国外学者(美国的曼纳斯和鲁克)对药事管理学科的定义为:“药事管理学是药学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的研究和教育集中于应用社会、行为、管理和法律科学,去研究药学实践中完成专业服务的环境的性质与影响。”
《药事管理学科的历史》的作者对药事管理学科的定义为:“药事管理学是一个知识领域,它具有社会科学的特性,与行政管理、经济、政策、行为、分配、法律和经营管理的功能、原理和实践紧密相连,涉及生产、分配、机构和人员,涉及满足法定药品的需求,满足给患者、处方者、调配者和卫生保健工业部门提供药学服务和药物信息。”
我国目前比较确定的定义为:药事管理学科是研究现代药事管理活动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它是药学科学的分支学科,是一个新的知识领域,是应用性很强的边缘学科。它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对象,与药学其他分支学科(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理学、临床药学)不同,具有社会科学性质。它应用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与行为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药学事业中的生产、分配、人、机构、信息;研究社会、经济、法律与伦理、历史与文化等内外环境因素,以及管理因素对药学事业的影响作用;探索药学事业科学管理的规律,促进药学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