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与鉴别诊断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对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应根据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及出现的临床症状、体征,根据患者疾病活动期和严重程度确定HUA的疾病分期。

诊断时,应详细询问患者HUA的起病时间、痛风发作的次数和频率、既往治疗,采集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肾病、泌尿系结石、心脑血管疾病等伴发疾病及治疗状况,每日能量摄入量、膳食结构、饮食习惯和偏好等,一级亲属是否患有HUA或痛风,用药史及药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应常规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等,检查患者关节,尤其是曾经有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的部位有无红肿、痛风石和关节畸形等。

辅助检查应常规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血脂、血糖。必要时,可进行糖耐量试验以确定糖代谢状况。可进行关节部位超声、双能CT、X线等检查以评估关节部位的病变情况。有条件的情况下,可进行尿酸排泄率或排泄分数、HLA-B*5801基因、关节囊或关节滑膜囊积液偏振光显微镜检测等。

日常饮食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420μmol/L即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痛风诊断采用201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痛风分类标准。

第一步:纳入标准(只在符合本条件情况下,采用下列的评分体系),至少一次外周关节或滑囊发作性肿胀、疼痛或压痛。

第二步:充分标准(如果具备,则可直接分类为痛风而无须下列其他要素),有症状的关节或滑囊中存在单钠尿酸盐晶体(如在滑液中)或痛风石。

第三步:评分标准(不符合充分标准情况下使用),见表4.12。

表4.12 201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痛风评分标准

续表

注:①表中分值相加≥8分即可分类为痛风。
②症状发作是指包括外周关节(或滑囊)的肿胀、疼痛和(或)压痛在内的有症状时期。
③透明软骨表面不规则的回声增强,且与超声波束的声波作用角度相独立(注意:假阳性的“双轨征”可能出现在软骨表面,改变超声波束的声波作用角度时会消失)。
④在关节或关节周围的位置存在颜色标记的尿酸盐,使用双能CT扫描获取影像,在80kV和140kV扫描能量下获取数据,使用痛风特异性软件应用2个材料分解算法分析颜色标记的尿酸盐,阳性结果被定义为在关节或关节周围的位置存在颜色标记的尿酸盐,应排除甲床、亚毫米波、皮肤、运动、射束硬化和血管伪影造成的假阳性。
⑤侵蚀被定义为骨皮质的破坏伴边界硬化和边缘悬挂突出,不包括远端指间关节侵蚀性改变和鸥翼样表现。

(二)鉴别诊断

1.继发性高尿酸血症

如仅发现有高尿酸血症,必须首先排除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应详细询问病史以排除各种药物导致的血尿酸增高。

继发性高尿酸血症或痛风具有以下特点:

①儿童、青少年、女性和老年人更多见;

②高尿酸血症程度较重;

③40%的病人24h内尿酸排出增多;

④肾脏受累多见,痛风肾、尿酸结石发生率较高,甚至发生急性肾衰竭;

⑤痛风性关节炎症状往往较轻或不典型;

⑥有明确的相关用药史。

2.关节炎

①类风湿关节炎:青、中年女性多见,四肢近端小关节常呈对称性梭形肿胀畸形,晨僵明显。血尿酸不高,类风湿因子阳性,X线片出现凿孔样缺损少见。

②化脓性关节炎与创伤性关节炎:前者关节囊液可培养出细菌;后者有外伤史。两者血尿酸水平不高,关节囊液无尿酸盐结晶。

③假性痛风:系关节软骨钙化所致,多见于老年人,膝关节最常受累。血尿酸正常,关节滑囊液检查可发现有焦磷酸钙结晶或磷灰石,X线可见软骨呈线状钙化或关节旁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