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
目前认为,肝癌的发生是一个多阶段、多因素协同作用的过程。肝癌的具体病因尚不明确。现有研究显示,肝炎病毒感染、食用黄曲霉毒素污染食物以及饮用污染水源是我国肝癌发生的三大相关危险因素。
1.慢性肝炎-肝硬化
无论任何原因引起的慢性肝炎和肝硬化都是肝癌的疾病危险因素。其中,特定风险因素包括HBV和(或)丙型肝炎(Hepatitis C Virus,HCV)引起的病毒感染、酗酒导致的酒精性肝硬化,以及特定合并症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遗传性血色病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我国肝癌患者多经历过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疾病过程,80%~90%肝癌合并肝硬化。
2.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自20世纪60年代被发现以来已经被证实可诱发动物肝癌发生。其中,黄曲霉毒素B1被认为是最强的致癌剂之一,诱发肝癌的最小剂量仅为每日10μg。现有研究显示,黄曲霉毒素可与HBV协同作用促进肝癌的发生发展。
3.饮用水污染
水体受到某些致癌有机物污染后可能导致肝癌的发生,如六氯苯、苯并芘、多氯联苯以及一些藻类(如蓝绿藻)等。因此,长期饮用宅沟水、塘水者的肝癌死亡率明显高于饮用井水者,但前者改饮深井水后的肝癌发病率会有下降的趋势。
4.遗传和其他因素
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肝癌患者具有家族聚集现象,可能是遗传易感性与共同的生活环境协同作用的结果。其他因素如营养不良、农药、性激素、肝吸虫、微量元素的缺乏、吸烟等都可能与肝癌的发病相关。
现有研究显示,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各危险因素单独作用的同时还有协同作用,从而增加肝癌的发病风险。例如,HCV和HBV均是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HCV和HBV可能具有协同致癌效应;慢性HBV和HCV携带者暴露于其他危险因素,如食用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患酒精性肝硬化和糖尿病,具有协同致癌作用,其发病危险显著升高。吸烟、饮酒与肝癌的发病危险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同时酗酒、吸烟者的肝癌危险度显著高于吸烟、酗酒但HBsAg阴性者。这或许与慢性肝炎病毒感染导致机体对外源化学毒物的解毒能力下降,如代谢酶的改变、DNA修复的抑制等导致机体对外源化学毒物的易感性增加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