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行病学特点
2025年10月13日
一、流行病学特点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是指睡眠时上气道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通常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思睡、注意力不集中等病症,并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等多器官多系统损害。此综合征是最常见的睡眠呼吸紊乱疾病。当以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5次/h为诊断标准时,普通人群中OSA患病率为9%~38%。然而,由于OSA的知晓率较低,其在人群中的真实患病率可能远高于此。OSA与多种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文献报道,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和心房颤动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中,OSA的患病率在40%~80%,约60%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合并OSA;肥胖是OSA的高危因素,60%~90%的OSA患者伴肥胖,OSA在肥胖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40%。在接受减肥手术的人群中,OSA患病率高达80.5%。
OSA可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其中以中年肥胖男性发病率最高。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OSA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推算,我国目前成年人OSA的患病人数高达1.76亿,其中中重度OSA患者超过5000万人。OSA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而且易并发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潜在的危险性,小儿严重者可影响其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