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与分类

一、病因与分类

(一)病因

颈椎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和诱因是与年龄有关的颈部椎间盘、颈椎结构及其周围结构的退行性改变,包括椎间关节、关节面、后纵韧带和黄韧带等。这些都会导致椎管和椎间孔变窄,导致从其中穿行的神经根和血管受到压迫,严重者可压迫脊髓导致损伤。导致疾病进程加速和早发性颈椎病的因素包括严重的脊柱创伤、先天性椎管狭窄、颈部肌张力障碍(如脑瘫、痉挛性斜颈),以及特殊的体育活动(如橄榄球、足球和骑马等)。

(二)分类

①颈型颈椎病:症状以颈部疼痛、僵硬为主,常于晨起、颈部受凉后加重,可伴颈部活动受限,颈肩背部肌肉紧张、酸痛。常常为颈椎病的首发症状,X光片上可显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

②神经根型颈椎病:出现颈部神经根压迫症状,即神经根支配区感觉或运动障碍。除颈痛外,一侧上肢可出现持续性或间歇性的疼痛或麻木,严重时可出现患肢乏力。X光片除颈椎生理曲度变直以外,可示椎间隙变窄或椎间孔狭窄。

③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受压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即转头或体位变化时发作头晕、视物旋转、恶心、呕吐等。X线片常显示钩椎关节增生,颈椎节段性不稳。

④交感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受压引发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患者除颈痛外,可有头晕、头痛、恶心、眼胀、流泪、耳鸣、面部麻木、发凉,无汗或多汗,心慌、胸闷、腹胀、失眠、情绪不稳定等,临床表现多样,但各器官检查不能发现器质性病变。影像检查结果无特异性。

⑤脊髓型颈椎病:颈椎间盘中央型突出或颈椎旁韧带增厚压迫脊髓,导致感觉、运动和反射异常。患者可有躯干束带感,双下肢无力、沉重,逐渐进展出现足下“踩棉花感”,行走不稳。还可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上肢疼痛、麻木、无力,持物不稳,做精细动作困难,可有尿频、尿急、尿失禁或尿潴留、便秘等。CT或MRI常显示,颈椎间盘突出,相应部位的颈髓受压。

⑥混合型颈椎病:两种及两种以上颈椎病类型存在时,称为混合型颈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