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病理

二、病理

肺癌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肺泡上皮。根据病灶起源位置,可分为中心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起源于肺段支气管开口附近,靠近肺门的称为中心型肺癌;起源于肺段支气管开口远端,位于肺周围部分的称为周围型肺癌。肺癌可凸向支气管管腔内和(或)向周围组织浸润性生长,还可通过淋巴、血行转移向其他组织脏器转移。

(一)组织类型

根据2021年WHO修订的肺癌组织学标准,按照细胞组织学来源,将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两类。由于生物学行为、治疗、预后的显著差异,通常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以外的肺癌统称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常见的有以下4种:

①小细胞癌:与吸烟关系密切,多为老年男性,以中心型肺癌为主;属于神经内分泌来源的肿瘤,恶性程度高,生长迅速,可早期出现淋巴、血行转移,虽然对放射和化疗较敏感,但易出现耐药的情况,预后较差。

②鳞状细胞癌:与吸烟关系密切,多为男性,以中心型肺癌为主。鳞状细胞肺癌多起源于较大的支气管,因其分化程度不一,所以生长较缓慢,病程较长。可经淋巴和周围直接浸润转移,发生血行转移时间相对较晚。

③腺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已超过鳞癌成为最常见的肺癌病理类型。肺腺癌的发病年龄多较小,一般为周围型肺癌,虽生长速度较慢,淋巴转移时间相对较晚,但可早期发生血行转移。

④大细胞癌:与吸烟相关,相对少见,多为老年男性,以周围型肺癌多见,病灶多较大,可见中心坏死。大细胞癌分化程度较低,预后较差。

同一肺癌患者可能出现同时存在不同病理类型的肿瘤病灶,如腺鳞癌或非小细胞癌和小细胞癌并存的情况等。

(二)肺癌的扩散与转移

肺癌的转移主要通过直接浸润扩散、淋巴转移和血行转移。

①直接浸润扩散:肿瘤病灶可沿支气管管壁生长,造成支气管管腔的部分或全部阻塞;肿瘤病灶可通过肺叶间隙侵入相邻肺叶,并可突破脏层胸膜,造成胸膜腔的种植转移,甚至可直接侵犯胸壁、纵隔内其他组织器官。

②淋巴转移:肺癌的常见转移途径。小细胞癌早期即可出现,鳞癌多见。癌细胞经过支气管和肺血管周围淋巴管道,侵入邻近的肺段或肺叶支气管周围淋巴结,再到达肺门或隆突下淋巴结,或经过气管旁淋巴结,最后累及锁骨上前斜角肌淋巴结和颈部淋巴结。淋巴转移一般多见于病灶同侧,当转移至对侧时称为交叉转移。当肺内、肺门淋巴结无转移的情况下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时称为跳跃转移。

③血运转移:小细胞癌及腺癌常见。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为对侧肺、骨、脑、肝、肾上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