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处方制订的流程
制订运动处方的基本流程包括运动前健康筛查、体力测试/运动负荷实验、运动处方的制订与实施、运动中的医务监督、运动处方效果评价。
(一)运动前健康筛查
运动前健康筛查的目的如下:
①了解处方对象的基本健康状况、疾病史和运动史、处方目的或康复目的。
②排除有运动禁忌证的人群。
③增加运动中的安全性。
④制订、实施安全有效的运动处方。
1.自我筛查
自我筛查主要采用体力活动准备问卷(Physical Activity Readiness Questionnaire,PAR-Q)和运动前筛查问卷。
2.运动前基本信息筛查问卷
①)病史:主要询问运动对象有无心脏病,是否进行过与心脏有关的手术,如心脏导管检查术、心脏移植术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是否安装起搏器、植入式心脏除颤器和电复律器,是否患有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是否正在服用治疗心脏病的药物等。
②症状:询问运动对象用力时有无胸部不适,有无产生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头晕眼花、晕倒或眩晕、脚踝水肿、由于快而强的心跳而感觉身体不适等症状。
③其他健康问题:询问运动对象有无糖尿病、哮喘或其他肺部疾病;短距离行走时有无间歇性跛行(在不走路时没有明显的不适感,但短距离行走时一侧或双侧下肢就会出现酸胀不适感,以致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休息一段时间后这种不适感消失,又可以继续走路,这种现象临床上称为间歇性跛行)。
④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见表10.5。
表10.5 成年人心血管危险因素筛查表
续表
注:SBP为收缩压;DBP为舒张压;LDL-C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C为总胆固醇;TG为甘油三酯;HRR为储备心率。
3.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是医生或运动处方师通过自己的感官或借助简单的器具对被检查者的身体进行一系列医学检查,以了解被检查者身体的健康状况、发育程度及机能水平等。通过对被检查者进行详细规范的体格检查,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①判断被检查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②发现其身体存在的异常(如超重、肥胖、血压高、心肺功能障碍、脊柱四肢异常、神经功能受损等),这些异常可能会限制其参加某些运动项目。
③筛选出其易患伤病的因素,是否有肩、腰、膝、踝部的损伤。
④对其能参加何种运动、运动量大小进行评价。
⑤对提高其健康水平和运动锻炼的注意事项提出建议。
(二)运动测试/运动负荷实验
首先,必须了解,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运动测试。在确定运动者是否进行运动测试前,应该准确评价运动测试的风险和益处,判断运动者是否存在运动测试的风险或禁忌,然后才能开展体力测试或运动负荷实验。
1.运动测试绝对禁忌证
①近期有严重心肌缺血、急性心肌梗死(2天内)或其他急性心脏病事件。
②可引起症状的心律失常或严重的主动脉狭窄或未控制有症状的心力衰竭。
③急性肺栓塞或肺梗死。
④急性心肌炎或心包炎。
⑤可疑或确诊的动脉瘤破裂。
⑥急性全身感染,伴有发热、全身疼痛或淋巴结肿大。
2.运动负荷实验
运动负荷试验(Exercise Tolerance Testing,ETT)是评定心脏功能、制订运动处方的主要方法和重要依据。运动试验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检查的目的和被检查者的具体情况而定。目前,最常用的运动试验是用逐级递增的运动负荷的方法测定,测定方式采用活动平板(跑台)和功率自行车。递增负荷运动试验(简称GXT),是指在试验的过程中,逐渐增加负荷强度,同时测定某些生理指标,直到受试者达到一定运动强度的一种运动耐量试验。
3.运动负荷试验的方法
运动负荷试验最常用的方法有运动跑台和功率自行车。
(1)运动跑台试验
运动跑台是一种可改变坡度和速度的步行器。运动跑台的运动试验最常用的是Bruce方案,即让受试者在活动平板上行走,每3min增加一级负荷(包括速度和坡度),共分7级,运动中不休息。运动中连续用心电图监护。
(2)功率自行车运动试验
功率自行车运动试验是让受试者连续蹬功率自行车,逐步增加蹬车的阻力而增加运动负荷,共有7级运动负荷,每级运动3min。在测定的过程中,连续用心电图监测,并定时测量血压。男性从2940N·m/min开始,每级增加2940N·m/min(300kg·m/min);女性从1960N·m/min(200kg·m/min)开始,每级增加1960N·m/min(200kg·m/min)。
4.运动测试的终止指标
在运动试验中,出现以下症状应立即终止运动:
①运动负荷增加,而收缩压降低。
②运动负荷增加,而心率不增加或下降。
③出现胸痛、心绞痛等。
④出现严重的运动诱发的心律失常。
⑤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出冷汗、呼吸急促、下肢无力、动作不协调等。
⑥病人要求停止运动。
5.运动测试的注意事项
①避免空腹、饱餐后即刻进行运动试验。
②运动试验前2h禁止吸烟、饮酒。
③试验前,停止使用影响试验结果的药物。如因病情需要不能停药的,在分析试验结果时,应充分考虑药物的影响因素。
④运动试验前一天内不进行剧烈的运动。
⑤运动试验前休息0.5h左右。
(三)运动处方的制订与实施
1.运动处方的基本格式
目前,普遍采用表格式的运动处方,其格式没有统一、严格的规定,但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一般资料、临床诊断结果、临床检查和功能检查结果、运动试验和体力测验结果、运动目的和要求、运动内容、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度、注意事项、医师或处方者签字以及运动处方的制订时间。
其中,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制订的运动处方模板使用最为广泛(表10.6)。
表10.6 运动处方(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标准格式)
续表
2.运动处方的实施:一次运动锻炼的安排
运动处方的实施应以每一次运动锻炼的合理安排为核心,以运动量的监控及医务监督为重点,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积蓄锻炼效果,实现运动处方的预期目标。
在运动处方的实施过程中,每一次训练课都应包括3个部分,即准备活动部分、基本部分和整理活动部分。
(1)准备活动部分
准备活动的内容常采用运动强度小的有氧运动和伸展性体操,如步行、慢跑、徒手操、太极拳等,使身体各个部位和关节都活动开,最好达到身体有微微出汗的感觉。准备活动部分的时间,可根据不同的锻炼阶段有所变化。在开始锻炼的早期阶段,准备活动的时间可为10~15min;在锻炼的中后期,准备活动的时间可减少为5~10min。
(2)基本部分
基本部分是运动处方的主要内容,是达到康复或健身目的的主要途径。运动处方基本部分的运动内容、运动强度、运动时间等,应按照具体运动处方的规定实施。通常,耐力运动项目要达到靶心率(THR),并维持20min以上;主要运动项目的运动强度一般定为最大能力的40%~60%;同时,还要进行一定的肌力训练,其运动强度为最大的80%左右。
(3)整理活动部分
整理活动是在基本部分的训练结束后,进行一些低强度、较轻松的整理活动,以使身体由剧烈的运动状态逐渐恢复到相对平静的状态。每一次按运动处方进行锻炼时,都应安排一定内容和时间的整理活动,其作用在于:避免出现因突然停止运动而引起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的症状,如头晕、恶心、“重力性休克”等;促进乳酸的代谢,减少肌肉的酸痛,有助于疲劳的消除。整理活动的时间一般为5~10min,内容可选择散步、放松体操、自我按摩等方式。
(四)运动中的医务监督
在运动处方的实施过程中,应对受试者进行医务监督,以确保实施运动处方的安全性。健康状况好的锻炼者,可在自我监督的情况下进行运动;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慢性病、临床症状不稳定的患者,在实施运动处方时,应在有医务监督的条件下进行运动。
1.自我监督
一般健康人实施运动处方时,可采用自我监督的方法,在运动过程中注意观察自己的健康状况和身体功能状态。观察的内容有主观感觉(包括运动心情、不良感觉、睡眠、食欲、排汗量等)和简单的客观检查(包括脉搏、体重、运动效果等),可参照表10.7的格式制订自我监督表。
2.医务监督
有较严重疾病的患者实施运动处方时,须在有医生指导、有医务监督的条件下才能进行运动。如心脏病人(尤其是在住院期和门诊期)实施运动处方时,应具有心电监测条件和抢救条件。在运动处方实施过程中,医务监督的常用指标有心率、血压和心电图等,应注意控制运动强度、运动时间等因素。对于特殊人群,还应增加特定监测指标,如糖尿病患者运动前后的血糖值及运动对糖尿病并发症的影响等。
表10.7 自我监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