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适应障碍
适应障碍(Adjustment Disorder)是指在明显的生活改变或环境变化时产生的、短期的和轻度的烦恼状态和情绪失调,常有一定程度的行为变化等,但并不伴随精神病性症状。典型的生活事件包括亲人去世、离婚、失业或变换岗位、迁居、转学、患重病、经济危机、退休等,发病往往与生活事件的严重程度、个体心理素质、心理应对方式等有关。
(一)临床表现
发病常在应激性生活事件发生后的1~3个月内出现,临床表现多样,包括抑郁心境、焦虑或烦恼,感到不能适应当前的生活或对未来感到迷茫,出现失眠、头疼、腹部不适、胸闷、心慌等症状,学习、工作等社会功能或工作受到损害。成年人多见情绪症状,以抑郁为主者,表现为情绪差、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自责、无望、无助感,伴有睡眠障碍、食欲变化和体重减轻,有激越行为。以焦虑为主者,则表现为烦躁不安、紧张害怕、心慌、气促、窒息感等;青少年以品行障碍为主,表现为逃学、斗殴、盗窃、说谎、物质滥用、离家出走、性滥交等;儿童适应障碍主要表现为尿床、吸吮手指等退行性行为,以及无故躯体不适等含糊的躯体症状。
(二)典型病例
患者,女,16岁,高二转校生。2个多月前,患者随父母工作调动从云南迁居至北京,并转至当地高中继续学习,初期曾抱怨不适应气候、饮食、教学环境等;后逐渐出现心情烦躁,高兴不起来,对生活感到无望无助,时有哭泣,人际关系困难,不愿与人交往,不愿去上学,伴有入睡困难、胸闷、心慌等不适感。父母将其带至门诊就诊,精神检查显示患者定向力正常,问答配合、切题,话少音低,情绪低落,自诉对新环境适应困难。医生考虑诊断为适应障碍。
(三)诊断
适应障碍是一种主观痛苦和情绪紊乱的状态,通常妨碍社会功能,出现于对明显的生活改变或应激性事件(包括患有或可能患严重躯体疾病)的后果进行适应的期间。应激源可能是影响了个体社会网络的完整性(经由居丧或分离体验),或影响到较广泛的社会支持系统及价值系统(移民或难民状态)。应激源可仅涉及个体本人,也可以是影响其所属团体或社区。临床表现各式各样,包括抑郁、焦虑、烦恼(或上述各症状的混合),感到对目前处境不能应付,无从计划,难以继续。此外,还有一定程度的日常事务中的功能缺损。患者可能容易做出出人意料的举动或突发暴力行为,但这种情况极少真正发生。不过,品行障碍(如攻击或反社会行为)可为伴随特征,尤其是在青少年。任何症状本身在严重程度和突出程度上都不足以满足更为特定的诊断。在儿童,可重新出现尿床、稚气地说话、吸吮手指等,这些退行性现象通常是整个症状的一部分。起病通常在应激性事件或生活改变发生后1个月之内;除长期的抑郁性反应外,症状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6个月。
1.诊断要点
诊断有赖于认真评价以下关系:症状的形式、内容、严重度;既往病史和人格;应激性事件、处境或生活危机。
必须清楚确定上述第三个因素的存在,并应有强有力的证据(尽管可能带有推测性)表明,如果没有应做就不会出现障碍。如果应激源较弱,或者不能证实时间上的联系(不到2个月),则应根据呈现的特征在它处归类。
诊断需与抑郁症和人格障碍相鉴别。
2.临床常用评定量表
临床常用评定量表包括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人际关系自评量表(IIP)、青少年适应能力量表(AIS)(详见本章第三节)。
(四)治疗
适应障碍的病程一般不超过6个月。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都可自行缓解,或转化为特定的更为严重的其他精神障碍。因此,适应障碍治疗的根本目的是帮助患者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早日恢复到病前的功能水平,防止恶化或慢性化。
治疗重点以心理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主要是解决患者的心理应对方式和情绪发泄的途径问题。治疗前,首先要评估患者症状的性质与严重程度,了解诱因、患者人格特点、应对方式等,并应注意应激源对患者的意义;主要采取个体心理治疗、家庭治疗和社会支持等方式。支持性心理疗法、短程动力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均可选用。但无论采用哪种心理治疗方法,都需要抓住3个环节:消除或减少应激源,包括改变对应激事件的态度和认识;提高患者的应对能力;消除或缓解症状。
药物治疗只在情绪异常较为明显时使用。药物治疗的作用是尽快缓解症状,为心理治疗创造合适的条件。可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抗焦虑药物和抗抑郁药物等。以低剂量、短疗程为宜。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心理治疗应该继续进行,特别是那些恢复较慢的患者,心理治疗可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五)健康管理策略与方案
适应障碍是一种与生活变化或压力事件相关的心理疾病,通常表现为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行为问题等。以下是一些适应障碍患者的健康管理策略。
1.寻求专业帮助
首先,患者应该尽早寻求心理健康专业人士的帮助,包括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师或心理咨询师。专业人士可以评估患者的症状并制订相应的治疗计划。
2.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治疗适应障碍的关键。认知行为疗法(CBT)和解决问题疗法(SPT)等心理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理解并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建立更健康的应对机制。
3.药物治疗
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考虑为适应障碍患者开具抗焦虑药物或抗抑郁药物。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患者缓解情绪不稳定、焦虑或抑郁等症状。
4.建立支持系统
患者应该积极寻求支持系统,包括家人、朋友、同事或社区组织。与他人分享感受、寻求支持和理解,可以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增强心理韧性。
5.健康的生活方式
适应障碍患者需要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规律的作息时间、均衡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和良好的睡眠习惯。这些都有助于提升整体心理健康。
6.应对压力
学习应对压力的技能对适应障碍患者至关重要,包括时间管理、情绪调节、放松技巧等,都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7.自我关怀
适应障碍患者需要学会自我关怀,包括学会放松、寻找自己喜欢的爱好、培养积极的兴趣爱好等。这些活动可以帮助患者减轻压力、增强幸福感。
总的来说,适应障碍患者需要综合性的健康管理策略,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建立支持系统、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应对压力和自我关怀等。患者应该积极寻求专业帮助,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