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

▲饮食

饮食包括饮水和饮食。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饮水与饮食都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人人都离不开喝水,水可滋润肠道,促进大肠正常蠕动,每天饮入水量的多少可直接影响大便的形成及排便的通畅。当饮水量明显不足时,肠道内水分随之减少,好比河里水少,船只会搁浅不能航行一般,肠道缺少津液的滋润,大便岂能通畅?古人曾形象地告诫那些肠中缺少津液滋润而导致大便干结者,要“增水行舟”,意思非常明确,就是说肠道一定要得到津液的充分滋润,大便才有可能通畅。由此可见,每天保持饮一定量的白开水,有助于大便通畅。如果能喝上6~8杯水,患便秘的人将大大减少。有学者对饮茶与便秘关系做过调查,发现每天饮茶者不易便秘。

有部分人不喜欢喝白开水,更有甚者整天不喝一滴水或汤,或者以饮料、牛奶或奶制品饮料代水,这些人常会有便秘现象,像这样的情况儿童尤其常见。

便秘与食量、膳食结构的关系非常密切。每顿饮食定量定时和合理的膳食结构有助于大便的形成及排便的通畅。当食入量过少,使食物在消化过程中形成的食物残渣过少,粪便自然形成过少,排便可能就2~3天1次,甚至更长时间1次;饮食不定量不定时,毫无规律可言,饥一顿、饱一顿,极易造成胃肠功能的紊乱,导致便秘或腹泻;膳食结构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饮食过于精细,缺少膳食纤维,或偏嗜辛辣煎炸熏烤食物,常常引起便秘。近年来,膳食中食物纤维的功能在临床上受到极大的关注,有研究证明:它能增加粪便的重量,缩短肠道内容物运输时间,降低结肠腔内的压力,可以治疗便秘、激惹性肠道综合征和肠憩室等疾病,其功能已不可忽视。若膳食结构不合理,高营养而少消化残渣饮食,或粗纤维食物、水果、鱼虾类食入过少,不利于有规律地排便,这也是产生便秘的主要原因。

此外,肠道所受刺激物不足,肠蠕动减缓,食物残渣在肠道内停留过久,水分不断重吸收,导致大便干结,排便困难,或排便时间延长,二三天1次,甚至五六天1次。据有关调查报道:60岁以上老年人每天进食含0.8克以上粗纤维的蔬菜和水果者不便秘,每周食干豆类、牛肉及鱼虾类2次以上者不便秘。因此,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不挑食,每天饮入足量的白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