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吃,你不会便秘 跟我吃什么?跟我吃羊肉
羊肉为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肉。雄性又有羯、羝等不同名称。所以古时亦称羊肉为羯肉、羝肉。羊的种类很多,既有绵羊、山羊、岩羊之不同,又有家养和野生之分。家羊中有一种奶羊,产奶汁较多。羊奶的养分并不比牛奶差。我国养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李时珍谓:“生江南者为吴养,毛短,生秦者为夏羊,毛长,煎毛为毡,又谓之绵羊。”我国绵羊以新建、内蒙、陕西、西藏、山西等为多。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所产的羊,其肉肥而不腻,香而不膻,为羊肉中之上品。内地各省以山羊较多,山羊肉因肉老筋多、膻味很重,不太适合做菜食用。
我国吃羊肉的历史悠久,羊为“六蓄之一”。饮酒吃羊肉为最高享受。《诗豳风》谓:“朋酒斯飨,曰杀羔羊。”《汉书》谓:“岁时伏腊,烹羊,斗酒自劳。”宋代王安石最爱吃羊肉。到了明清时代,以羊肉为原料的菜肴已由原始烹调向精细方面发展。
据传说,元代忽必烈南征时,一次在草原上歇脚,看见如云的羊群,想起在家乡吃的清炖羊肉,让厨师宰羊准备饱餐一顿。然事不凑巧,恰在此时探马前来报告,敌兵袭来,须立即迎敌,但厨师又不忍心让忽必烈挨饿,他急中生智,把羊肉切成薄片,放锅中煮一下,然后捞出放点盐送给忽必烈食用。出乎意料的是其味鲜美无比,在打完胜仗后,忽必烈复令厨师按此法烹制羊肉犒劳将士,受到一致称赞,忽必烈酒兴大发而赐此菜名为“涮羊肉”。1902年此菜传入北京,由“正阳楼”首先推出,很快风靡北京。《清稗类钞》曾记载道:“京师冬日,酒家沽饮,案辄一小釜,沃汤其中,炽火其下,盘置鸡、鱼、牛、羊之肉片,俾客投之,候熟食之。”直至今日,北京的涮羊肉仍是蜚声海内外的特色佳肴之一。最受欢迎的要数老字号“东来顺”了。
清朝的慈禧太后,因她生于1835年属羊,她一生忌听羊字,可她又爱吃羊肉,所以让御膳房把羊肉改名,称“福肉”、“寿肉”。
羊肉作为人们生活中的主要肉类,食法真是五花八门,除北京的涮羊肉外,现今上海的白切羊肉、新疆的烤羊肉、宁夏的白水羊肉,西安的羊肉泡馍、湖州的羔羊肉、内蒙古地区的手抓肉等,都是颇具特色的地方佳肴。还有家庭餐桌上常吃的菜肴有:红烧羊肉、滑熘羊里脊、葱爆羊肉、羊肉汤等。
人们之所以爱吃羊肉,主要还与羊肉具有滋身壮体,扶正祛邪的延年益寿药用价值有关。《名医别录》谓:“味甘,大热,无毒。”中医认为,羊肉性味甘温,入脾肾经,具有益气补虚,温中暖下的作用,可治疗虚劳羸瘦,腰膝酸软,产后虚冷及腹痛、寒疝、中虚反胃等病症。汉代医圣张仲景用以治疗寒劳虚羸的著名古方“当归生姜羊肉汤”,具有补血调经,温中散寒,补虚止痛的特殊功效。唐代医家孙思邈则说:“羊肉能止疼、利产妇”。元代出版的《日用本草》载:羊肉能强筋骨。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对羊肉的药用价值阐述得更加明确,他认为“羊肉能补中益气,开胃健力,治虚劳寒冷”。清代医学家王士雄在《随息后饮食谱》中说:“羊肉甘温,暖中、补气、滋养、御风寒、生肌、健力、利胎产、愈疵止疼。”羊肉还可增加消化酶,保护胃壁,帮助消化。中医认为,羊肉还有补肾壮阳的作用。男士适合经常食用。
我国民间有“人参补气,羊肉补形”的说法,很有道理。因为羊肉中所含的丰富营养物质能增强人体肌肉。如有一个人,因功课紧张,睡眠不好,胃口差,身体日渐瘦弱,后来得一补养方法。每天早晨服炖羊肉1次,l个多月后身体便健壮起来,睡眠及食欲好转,前后判若两人。此法简单易行,瘦弱者不妨一试。
羊肉的营养丰富。以100克瘦羊肉为例,含水分68克,蛋白质17.3克,脂肪13.6克,糖类0.5克,钙15毫克,磷168毫克,铁3毫克,钾403毫克,钠69.4毫克,铜0.11毫克,镁17毫克,锌6.06毫克,硒7.18微克。此外尚含有维生素B10.07毫克,维生素B20.13毫克,烟酸4.9毫克,胆固醇70毫克。每100克羊肉约可产生46.33千焦的热量,冬季食之可御寒保暖,补虚强体,是老年人冬季理想的食疗补品之一。
羊肉和羊羔肉含有重要的食物营养成分。它是生长肌肉和维持机体活力的高质量的蛋白质来源。羊肉也是形成血红蛋白所需要的铁的最好来源。同时它也富有骨和牙齿需要的磷。也是各种维生素和有机酸的极好来源。羊肉很容易消化,很适合老人和孩子食用。
羊肉脂肪中胆固醇含量低,所以对气管炎、贫血、产后和病后气血两虚和一切虚寒症患者更为有益。羊肉的热量高,铁的含量又是猪肉的6倍,对造血有显著功效,因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增温御寒的作用,故为冬令时节最佳补品。
羊肉中铁、钙、磷含量比猪、牛肉多,对气管炎、贫血、产后血虚、腰膝酸软及一切虚寒病症均有补益作用。妇女气血不足,用羊肉加当归、黄芪同炖,则能补气补血;羊肉加木瓜,则可增加奶汁分泌,对产后乳汁不足者有益。
羊全身是宝,其可食部分除羊肉外,羊肝、羊肾、羊心、羊血、羊骨、羊肚、羊脑髓等,既是补品,又能药用,久食可达延年益寿之功。如羊肝有补肝明目之功,可治夜盲;羊肾能补肾壮阳,治虚劳腰疼,肾虚精竭之阳衰小便淋沥;羊心可治疗心悸、气短、失眠;羊血能活血、止血、解毒,治疗产后血瘀、吐血、大便下血;羊骨能强筋健骨,祛风湿;羊肚可补肺气、调水道,能治肺虚咳嗽和小便不利;羊脑髓则可治疗神经衰弱等。
据报道,羊很不易得肺病,抗肺病能力很强,所以,吃羊肉、喝羊奶,对肺病有防治作用。一般的气管炎咳嗽,喝羊奶和喝羊汤就可减轻或痊愈。
羊肉的营养价值,近年来由于对肉碱的研究而越来越得到人们的看重。肉碱,或左旋肉碱是一种新的营养添加剂,正日益受到重视。已有好多国家将左旋肉碱作为制造婴幼儿营养品的添加剂。服用左旋肉碱能提高运动员的体力、耐力和抗疲劳能力,提高运动员的成绩。老年人食用左旋肉碱,能增强对酶和激素的活力,对心脏营养能起重要的作用。人体除自身合成左旋肉碱外,主要来源于动物食品。在不同的动物食品中含左旋肉最多的是羊肉,每千克羊肉中含左旋肉碱高达2.1克。这也符合历来中医和民间对羊肉滋补作用的认识,是对羊肉功效的科学解释。大量研究表明,老年人和婴儿易发生肉碱缺乏症。婴儿自身不能合成肉碱,主要来源母奶。老年人体内合成能力下降,需要补充肉碱。还有一些素食者不但体内肉碱含量低,而且作为体内肉碱生物合成前体的赖氨酸和蛋氨酸的含量亦低,可以导致肉碱缺乏。许多病人的肉碱水平低下,如心脏病、高脂血症、肾病、肝硬化、甲状腺功能低下以及某些肌肉和神经疾病等。还有男性不育和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人群中,也可能存在肉碱的相对不足。事实上,正常人只靠体内合成和膳食来源,目前很难达到最理想的肉碱水平。因此,营养学家认为:补充肉碱与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样重要。所以建议人们平时多吃一些肉碱含量高的羊肉,对身体健壮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