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吃,你不会便秘 跟我吃什么?跟我吃黄花菜

跟我吃,你不会便秘 跟我吃什么?跟我吃黄花菜

萱草石榴相继开,数枝晚笋破苍苔。

——宋·陆游《黄花菜》

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真金。

——宋·苏轼《黄花菜》

黄花菜,又名金针菜、萱草花、川草花、宜男花、鹿葱花、忘忧草。中药称萱草。属多年生宿根植物,为百合科植物萱草。黄花菜,顾名思义,因其花黄而得名。其食用部分是未开的花蕾,鲜品和干品均可食用,但在市场上流通的绝大多数是干品。干品外观呈金黄色的针状形,因其形似,故又名金针菜。通常是鲜黄花采摘以后,入蒸笼内,蒸煮30分钟,然后出笼,晒干或烘干即可。我国早在古代《诗经》中就描述过这种植物。但金针菜作为蔬菜食用则有一个感人的传说。

相传在秦朝,有一个乞食的叫花子,沿街叫讨。本已饿得浑身乏力加之又全身水肿,几经乞讨无果,因体力不支,倒在路旁。路边一黄姓人家救起了他,因家中也无其他可解饿的食物,便去后山采了些萱草,烹之让其食用。这一餐不仅让这个叫花子起死回身,恢复了体力,而且全身的水肿也都没了痕迹。而这个叫花子后来改变了中国的历史,他就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后陈胜称王,念及黄姓人家的救命之恩,改萱草为黄花菜。从此黄花菜一跃成为桌上圣品。

黄花菜因其救命之用,而流传千古。历代文人墨客均把它当作高洁之物竞相传唱。《本草注》中有云:“萱草味甘,令人好欢,乐而忘忧。”古代诗人也有吟诗描述黄花菜的,李白诗云:“托阴当树李,忘忧当树萱。”白居易诗云:“杜康能散闷,萱草能忘忧。”黄花菜,在诗人的笔下更赋予它忘忧的疗效。

我国自古就有食用黄花菜的记载。而种植历史也颇为悠久。从漠北到江南,不论是集市一角还是乡里田间,黄花菜都随处可见。广泛种植,一直繁茂至今。

黄花菜是一种集观赏与食用为一身的美食菜肴。它肉质肥厚,色泽金黄,即可用于美化环境,又因其得味浓郁,嫩糯清香,亦可与黑木耳同盘,为宴席上的佳品。若将黄花菜与木耳、香菇、榨菜、肉丝、鸡蛋等作汤,味道则犹为鲜美。当然它也是一种很好的辅料。黄花菜可与鸡蛋打卤作为面条或豆腐脑的作料。不失为一种荤素皆可,老少咸宜的佳蔬。

黄花菜亦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药用的黄花菜,中医则认为味甘性凉,有微毒。黄花菜具有养血,清血,平肝,利水,消肿,镇静,安脑等功效。医书记载:“萱草花,今为恒食之品,亦禀凉降之性。”可治疗头晕耳鸣、咽痛、心悸、吐血、衄血、便血、乳疮、水肿、肝炎、神经衰弱、肺结核、风湿性关节痛、乳房肿痛等多种病症。作为食疗,将黄花菜与母鸡同炖服,既能滋补身体,又能镇静解忧。将黄花菜同猪肉剁碎,蒸肉饼吃,可治乳汁缺乏、肾虚腰痛、耳鸣、头晕等症。用黄花菜炖鲤鱼,对老人体虚、头昏、肠胃不适等,均有效。多食黄花菜可利膈,清热,养心,醒酒。而孕妇多食对胎儿则尤其有利。

经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黄花菜的营养价值很高,每100克黄花菜含蛋白质12.3克,糖类49.3克,胡萝卜素2.63毫克(可以与胡萝卜的含量比美),维生素B20.05毫克,维生素C 17毫克,维生素E 5.4毫克,钙182毫克,铁12.6毫克,磷256毫克及铁、铜、钾、钠、锌、硒。而产于浙江和福建的黄花菜比北方黄花菜的营养价值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