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病人便秘
卒中,又称中风,是亚洲第二号杀手,每年有超过200万人死于本病。无论世界不同地区或不同种族,脑血管意外都是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我国每年新发完全性卒中120万~150万人,死亡者80万~100万人,存活者中约75%致残,5年内复发率高达41%。美国每年有50万人发病,其中15万人死亡。存活者中需要医疗照顾的200余万人。
卒中起病急骤,临床特征为:猝然昏倒,不省人事,或有喉间痰鸣,伴有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昏倒而仅以歪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病症。在卒中病人中,有不少表现为颜面潮红,呼吸气粗,口臭身热,躁动不安,大便秘结,唇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如果不注意大便通畅问题,即使被抢救苏醒,仍有再次出现脑出血危及生命的可能。笔者的中学老师当年脑出血,猝然昏倒,不省人事,经过当地医生的奋力抢救,苏醒后病情转为稳定,老师已能与家人及探视的亲朋好友说话。消息传来,笔者正在为老师的病情好转而高兴,默默祈祷她早日康复,正打算过几天抽时间去看望老师的时候,没想到噩耗传来。原来在这期间,老师出现了大便秘结,但由于当时没有及时处理这一情况,结果老师再度出现脑出血,重新陷入昏迷状态,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这件事至今仍让我心痛不已。
临床上,卒中病人出现便秘的情况十分常见,医生、护士及家人一定要重视这一问题,决不能将便秘当作一件小事。因此对卒中病人的护理,应是全方位的,其中重要的一项是预防便秘与及时处理便秘。
急救期护理
让病人保持安静,完全卧床:在急性期内尽量不要搬动病人,不要进行非急需的检查。因此时病人体位的改变可能促使脑内继续出血。
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病人要松开上衣纽扣和腰带,病人口唇不开,用中药揩齿或催嚏开襟,有假牙者应摘出,并将病人头侧向一边,这样可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呕吐物不易吸入到气管里。并要勤给病人吸痰。一般情况下,不宜给病人灌药,若急救需要千万要注意不能灌到气管里,还要让病人持续或间断吸氧。
密切注意体征的变化: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情况,迅速降压时,要求降低血压3~4千帕(22~30毫米汞柱),但不能降得过快、过低,以免脑组织供血不足、缺氧而加深昏迷。为保护脑细胞,控制脑水肿,可在头部及双颈动脉处放置冰袋,使血管收缩,减少脑部出血,并降低脑代谢,以保护脑细胞。但使用冰袋,应外加布袋以防冻伤。体温高于39℃,可加强物理降温措施。若眼睑闭合不全,可以按摩上下眼睑,使其尽量闭合,若仍不闭合,用石菖蒲液浸润的纱布,覆盖眼部,保护眼睛。
保持营养的供给:在起病头1~2天,应给昏迷的病人禁食,待病人意识清醒、没有吞咽困难后,可试着给予一些流质饮食,如牛奶、蛋汤等。每次量要少一些可多喂几次。但喂食时,一定要待一口咽下去之后,再喂下一口,千万不能让食物滞留在口中,以免一个咳呛造成气管内异物,或阻塞气道而窒息死亡。
保持大便通畅:病人大便秘结者,用以下方法予以通便。①按摩腹部:每天2次,每次15~20分钟,促使肠蠕动而排便;②敷脐法:用活鲜蜗牛连壳5~6个,捣拦,做成饼状,用麝香、细辛末纳入脐中,再把蜗牛饼覆盖在上,上盖一层塑料薄膜固定;③纳肛法:将肥皂削成一头尖、寸半长、小手指粗细,纳入肛门;④灌肠法:用中药灌肠方灌肠。
脑出血病人一旦发生并发症,往往成为致死的直接原因。因此,做好以上工作十分必要。应积极配合医生,准确、及时执行医嘱,如急救灌药、针灸急救、静脉给药等,以争取早日苏醒,稳定病情。
稳定期护理
注意观察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以及舌象等变化情况。
加强肢体护理,在发病48小时以后,可逐渐给病人翻身,以防坠积性肺炎和褥疮的发生。病人若有肢体强劲拘挛,给予双手握固软物,或按摩强劲的肢体,并保持功能位置,切忌强劲拉伸。肢体软瘫者,要保持功能位置,防止足下垂和肩关节脱臼,并注意保暖。
注意饮食,不过饥过饱,以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为主,多吃新鲜果蔬。有便秘倾向者,多吃膳食纤维。
鼓励病人,乐观向上,克服悲观情绪,避免激动、恼怒。
及时治疗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脏病等其他疾病。
保持大便通畅,饮食要保证一定的膳食纤维,一定的饮水量。经常按摩腹部,以利于肠胃活动。发生便秘,则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当的通便药,或采取灌肠、纳肛、敷脐、按摩、针灸等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