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吃,你不会便秘 跟我吃什么?跟我吃红薯
母食米,儿食薯,母心不豫。母食薯,儿食米,儿能不泣涕。海水滔滔浪拍天,中有期人独贤,使君与金谢不受,无名得此射之咎。使者曰,汝勿却,姑买市中珍,归为贤母乐。李生叩首纳去,两眼纷纷泪如雨。
——清·焦循《番薯吟》
红薯亦称番薯、甘薯、山芋、红苕、白薯、地瓜、金薯,旋花科,在热带为多年生草本。喜温暖多光,耐旱,耐碱,不耐霜。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我国南北各地都有栽培,适种于肥沃而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常用块根和茎蔓繁殖。块根含大量淀粉,可作粮食或制作酒精的原料。
红薯原产于拉丁美洲,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传入欧洲;又经西班牙传至吕宋(今菲律宾)。《金薯传习录》记述: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福建长乐县华侨陈振龙到吕宋经商,他吃了甘甜如饴的红薯后,觉得这是一种好食品。但他又发现红薯的产量高,无论蒸、煮、烧都可,能充饥时,他便决心把它移到福建。但当时在吕宋的西班牙殖民统治者严禁传种,违者杀头。陈振龙与其子陈经伦先向当地农民学栽培。随后,陈氏冒着生命危险,把红薯装在竹筒里,藏在船舱内而巧妙地将薯种藏好,航海7昼夜,终于安然抵达福州。其子陈经伦向巡抚衙门金学曾呈禀红薯好处,金氏却要其父子自行种植,他们在福州近郊沙帽地旁种植,收获甚多。次年适逢福州大旱欠收,金氏令当地农民种植红薯,度过荒年。从此,种植红薯传遍大江南北。
红薯是一种生理碱性食品,可中和人体中由肉、蛋、米、面产生的酸性物质,调节人体的酸碱平衡。清朝的《本草纲目拾遗》上载红薯“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白皮白肉者,益肺气生津。煮时加生姜一片,调中与姜枣同功;同红花煮食,可理脾血,使不外泄”。《随息居食谱》亦称其“煮食补脾胃,益力,御风寒,益颜色。凡渡海注船者,不论生熟,食少许即安”。《金薯传习录》概述红薯可治痢疾下血症、酒积热泻、湿热黄疸、白浊淋毒、月经失调、血虚遗精、小儿疳积等。将红薯与醋煮食,可消全身水肿;若煮熟食,饮小许黄酒,再饮红糖姜茶,可治产妇腹痛;取红薯500克,生姜5克,水1000毫升,煮熟每日服3次,可治湿热黄疸;将500克白皮黄心红薯切片蒸熟,浸入2000克白酒内,1个月后每天适量饮酒,可治风湿及手足抽筋疼痛等症,疗效显著。《医林篡要》载:“止渴,醒酒,益肺,宁心(生用之效);益气,充饥,佐谷食(熟用之效)。”《本草求原》中说:“凉血活血,宽肠胃,通便秘,去宿瘀脏毒,舒筋络,止血热渴,产妇最宜。”
根据营养学家研究,红薯营养的丰富和全面程度,远远超过了大米和面粉。它含有多量的糖类、蛋白质、维生素及多种氨基酸。在每100克红薯中约产生热能135千卡,含有糖类26克,蛋白质1.56克,脂肪0.18克,糖类29克,磷20毫克,钙14毫克,铁0.4毫克,胡萝卜素1.31毫克,维生素B族0.5毫克,维生素C 30毫克,食物纤维1.7克。大米和面粉等主粮中很稀少的赖氨酸,在红薯中也很丰富;红薯中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C的含量,也比大米和面粉高得多,其中维生素B1为大米的7倍,维生素B2为大米的4倍,而维生素C的含量甚至比有些水果还高,可跟柑橘相媲美。
我国广西两个瑶族自治县是长寿之乡,安徽省宿县地区人均寿命74.39岁,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这与那里人以红薯为主食密切相关。
近年来,在日本和欧美一些国家,人们纷纷将番薯作为营养佳品甚至作为药物来食用,掀起了一场吃番薯的热潮。究其原因,是现代科学证明番薯有丰富营养所致。
日本营养学家发现红薯中含有丰富的黏液蛋白(一种多糖和蛋白质的混合物),对人体有着特殊的保护作用,既能保持人体心血管壁的弹性,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又可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防止肝肾中结缔组织萎缩,预防胶原病的发生。
日本癌预防研究所对26万人的饮食生活与癌的关系进行统计调查,证明了蔬菜的防癌作用,发现熟、生红薯对癌的抑制率分别为98.7%和94.4%,高居蔬菜抗癌之首。近年来,我国医学专家应用“巴西番薯合剂”于300例病人,其中110例糖尿病患者,有97.3%血糖下降;190例血液病人,过敏性和出血症状消失者占96.9%,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者,血小板上升人数占84%~95%,上升幅度为55%~88%。
红薯可用于抗癌。它的抗癌作用与其所含的营养素是分不开的。其含有赖氨酸,比大米、白面要高得多,还含有十分丰富的胡萝卜素,可促使上皮细胞正常成熟,抑制上皮细胞异常分化,消除有致癌作用的氧自由基,阻止致癌物与细胞核中的蛋白质结合,促进人体免疫力增强。由于红薯含有极丰富的胡萝卜素,因而对防治某些上皮性癌,如皮肤癌、鼻咽癌、喉癌、子宫癌、胃癌、睾丸癌、卵巢癌等有明显作用。美国生物学家瑟·施瓦茨教授从红薯中分离出脱氢表雄酮活性物质,他将这种物质注入为培养癌细胞而喂养的白鼠体内,结果发现,这些小白鼠比未注入的白鼠寿命延长1/3。
脱氧表雄酮在老年人身上含量极少,通过人为补充,就可以使老年人像年轻人一样有力量。法国科学院博洛教授用脱氢表雄酮研制出“青春永驻丸”,在自愿者身上所作的药物测试取得令人震惊的结果:几乎80%的受试者明显地变年轻了。
脱氢表雄酮产生于肾上腺,以脱氢表雄酮硫酸盐的形式存在于血液之中。当人长到7岁时,体内首次出现这种激素,此后这种激素的含量不断增加,到25岁时达到高峰。30岁以后开始减少,到75岁时,机体中脱氢表雄酮的含量总共剩下10%。正是这种激素减少的程度标志着每个人衰老的程度。患心脏病或癌症的人体内产生脱氢表雄酮的机制受到抑制有关;老年人和病人体内的脱氢表雄酮也特别少。
动物试验表明,给老年动物注入大量脱氢表雄酮,可使其恢复青春,消除衰老症状。如老鼠的试验表明,脱氢表雄酮能增强生殖能力,促进免疫系统功能。
不仅如此,日本九州农业研究中心科学家山川理经过实验还发现,红薯叶子也有抑制病菌繁殖的作用。他在观察红薯生长的过程中注意到,红薯叶子基本上没有发生过病虫害,于是,他把红薯叶子的粉末溶液滴入培养着0-157病菌的瓶子里去,结果这种病菌在24小时之内停止了繁殖。
0-157是一种生长在人肠子里的病菌,它分泌的毒素会破坏红细胞,降低肾脏的功能,严重时可导致人的死亡。5年前,这种来路不明的病菌一度肆虐大板地区,日本至今没有找到能够制服它的特效药物。山川理认为,可能是红薯叶里的果胶类物质抑制了0-157病菌的繁殖。
红薯的确是一种好食物。它不仅可以内服,作外用药也毫不逊色。如果将红薯洗净捣烂,敷乳疮患处,见热即换,连续数天可痊愈;若用其敷治毒疮发炎,则消炎解毒生肌;若捣汁外涂,可治湿疹。
红薯中含有黏液蛋白不仅能预防脂肪在血管系统沉积,保持心血管壁弹性,减少动脉硬化,防止肝肾中结缔组织萎缩,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胶原病发生。而且还能保持消化道、呼吸道与关节腔的滑润作用。而红薯中含有的类似雌性激素物质,又有保持皮肤细腻,延缓衰老的作用。
红薯中所含的矿物质对于维持和调节人体功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含的钙和镁,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红薯蒸煮后,部分淀粉发生变化,与生食相比可增加40%左右的食物纤维,能有效刺激肠道的蠕动,促进排便。人们在切红薯时看见的红薯皮下渗出的一种白色液体,含有紫茉莉苷,具有缓下作用,可用于治疗习惯性便秘。红薯含大量的糖、蛋白质、脂肪和各种维生素,能有效地为人体所吸收,可防治营养不良,具有补中益气,对中焦脾胃亏虚,小儿疳积等症有益。
红薯还是一种理想的减肥食品。它的热量只有大米的1/3,而且因为其富含纤维素和果胶,而具有阻止糖分转化为脂肪的特殊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