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大便颜色自测

▲根据大便颜色自测

粪便颜色变白

粪便颜色呈白陶土色,小便颜色却非常黄,并出现皮肤及巩膜发黄,有时候还伴有全身皮肤瘙痒,提示胆道梗阻,胆汁不能进入肠道,所以大便颜色就会呈现白陶土色。

粪便颜色变绿

粪便颜色显绿,通常与饮食的颜色有密切的关系,如吃瓜果蔬菜较多(多吃菠菜),粪便就会显绿色。严重便秘的人大便不能排出,出现粪嵌塞,这时候,可能会有黄绿色的臭秽异常的粪水从肠黏膜与粪块之间渗出,中医学称之为“热结旁流”。

粪便颜色变黑

粪便颜色变黑,也就是黑便,是指粪便的颜色像煤炭一样,甚至像柏油样乌黑发亮。出现黑便,一般是因为上消化道有出血,由于血液在胃里被破坏,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被释放出来,先后在胃酸和肠液的作用下发生变性,就会使粪便颜色发黑。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很多,常见的疾病如胃溃疡、肝硬化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炎、胃癌、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等。但需要注意的是,食用猪肝、动物血,或服用炭粉、铋剂、铁剂,也会使粪便颜色变黑,所以见到黑便也不能一概就认为是上消化道出血,应结合病史并做大便隐血试验加以鉴别。

粪便颜色变红

粪便颜色变红,可见于下述情况。若患有肛裂、痔疮、大肠息肉等疾病,由于干硬的粪便通过这些部位,导致肠黏膜破损出血,可使粪便表面带上鲜红色血液,说明出血的部位距肛门很近;若大肠癌、大肠息肉的部位离肛门较远,出血部位距肛门的位置较远,则粪便可以混有暗红色的血液;若服用利福平,或吃苋菜、西红柿,粪便的颜色也可以显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