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习惯
每个人生活习惯的养成,受教育、环境、个性等因素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安排合理的作息时间,定时起居,定时饮食,定时排便,饮食不挑剔,适当运动等,是每一个人健康的保证。由于工作繁忙,许多人对定时排便不屑一顾,久而久之,生物节律受到干扰,排便就变得不轻松了,食物在消化过程中产生的有害代谢产物就留在肠道,影响健康,甚至会引发其他疾病,或加重原有疾病的病情。生活无规律、忽视便意、缺少运动是引起便秘的常见原因之一。
有规律地起居、睡眠、饮食,是大便正常的前提。每个人的生活都有自己的“生物钟”规律,到一定的时候会有睡意、饥饿感、便意等感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年轻人晚睡晚起,饮食无规律,过饥过饱,排便更是不当回事,这样扰乱了“生物钟”规律,“生物钟”处于无序状态,排便就会无规律,少则几天1次,甚则更长时间1次。
正常人的直肠对粪便产生的压力刺激有一定的承受阈值,当达到此阈值时即可引起便意。生活没有规律的人对便意是不会在意的,他们总会找到理由:因为时间不容许,因为工作来不及,因为电视节目太精彩,因为场合不合适……经常忽视便意,或对便意予以制止,这就渐渐会使直肠对粪便压力刺激失去正常的敏感性。到了这个时候,您想产生便意就不那么容易产生了,这叫您不睬它,它不理您,粪便积存在肠道,大肠却不把这一情况及时报告大脑皮质。这样一来,粪便就不能够及时排出,其后果是粪便在肠道内停留,停留时间越久,粪便中水分被重吸收得越多,粪便越结越干,久而久之,习惯性便秘便产生了。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适当的运动锻炼可增加腹部肌肉的收缩力,若久坐少动,缺乏体育锻炼,腹肌、肛提肌和肠道平滑肌等肌肉张力减弱,肠蠕动减缓,这样可使食物残渣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直接影响大便的形成和排便的通畅。尤其是一些“电视族”,吃完饭便在沙发上踡曲着看电视,严重影响胃肠蠕动及胆汁的排泄。这些人患便秘及胆道疾病的机会比一般人多得多。因此,我们提倡每天做一些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腹肌、肛提肌的收缩力,尤其是那些从事办公室工作的人,或体弱多病者,更应注意锻炼。
若有以上所提到的不良生活习惯时,应引起注意,千万不要以为大便是小事一桩,因为出口不畅的感觉以及由此而引起的麻烦,真会让我们大伤脑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