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喝,你不会便秘 跟我喝什么?跟我喝牛奶

跟我喝,你不会便秘 跟我喝什么?跟我喝牛奶

牛奶是从母牛乳腺中分泌出来的乳汁。由水分、蛋白质、脂肪、乳糖、灰分及维生素等组成,营养丰富。牛奶是当今世界公认的营养保健食品。从某种意义上讲,牛奶(无论是黄牛奶、水牛奶,还是牦牛奶)和羊奶,与人奶一样,是人类赖以繁衍、生存和发展的滋补妙品。

牛奶系乳用牛类产犊后分泌的乳汁,味甘,性平,自古便有“仙人酒”的美称。我国人民饮用牛奶有着悠久的历史

医学认为,牛乳性味甘,平,归心、肺、胃经,有补虚损,益肺胃,生津润肠,补养心血等功效。历代医家对牛乳的食药兼用价值的认识,有不少与防治贫血等症有关。南朝梁代名医陶弘景在其所编《名医别录》中说,牛乳“补虚羸,止渴下气”。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食治》中说,牛乳“味甘,微寒,无毒。入生姜、葱白,止小儿吐乳。补劳”。《本草拾遗》中记载,“黄牛乳,生服利人,下热气,冷补,润肌止渴;和蒜煎三五沸食之,主冷气、痃癖,羸瘦”。《日华子本草》记载,牛乳“润皮肤,养心肺,解热毒”。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牛乳“治反胃热哕,补益劳损,润大肠,治气痢,除黄疸,老人煮粥甚宜”。《滇南本草》记载,“水牛乳,补虚弱,止渴养心血,治反胃而利大肠”。《养老奉亲书》中说,牛乳“最宜老人,性平,补血脉,益心,长肌肉,令人身体康强润泽,面目光悦,志不衰”。《重庆堂随笔》也认为,“牛乳滋润补液”。

现代营养研究资料表明,牛奶的营养成分很丰富,除含蛋白质、脂肪、糖类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外,牛奶中还含有5%的乳糖,并含有生物素、叶酸、肌醇、乳清酸等。

中国营养学会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第三条指出——常吃奶类、豆类或制品。牛奶及其他奶类应是最佳的补钙食品,其钙质量是其他任何食品和药品所无法比拟的,同时还能为一天的活动提供能量、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奶类中营养成分的构成除含丰富的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外,含钙量较高,且吸收利用率也较高,是天然钙质的极好来源。其中鲜牛奶每毫升含钙量达到了63~159毫克,酸奶每毫升含钙量达到了78~212毫克。其他的如果味奶、全脂加糖牛奶粉、高钙奶粉、奶油等也有不低的钙含量。婴幼儿及青少年每天最好能吃一定量的乳类及其制品。另外,乳类还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B2,这两种营养是我国人群膳食中常易缺乏的营养素。由于乳类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在发达国家将它单独例为一大类食品,是人们每天必须吃的食品之一,为钙、磷、维生素(A,D,B2)的主要供给来源。

现代医学研究资料表明,牛奶所含蛋白质为完全蛋白质型,含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特别是植物蛋白质中所缺乏的蛋氨酸和赖氨酸极为丰富。尤其是牛奶所含的乳糖在消化道可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是最易为人体吸收的单糖类成分,对婴幼儿来说,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它不但对脑髓和神经的形成及其发育有重要作用,而且还能够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婴幼儿有较强的分解乳糖的能力,食用牛奶,基本上能满足人体(尤其是婴幼儿以及老年人)对各种营养的需要。

以牛乳为主的各类制品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还有助于防治贫血症。以《食物成分表》(全国代表值)所列“牛乳粉”(母乳化奶粉)测定值为例,每100克牛乳粉含铁量高达8.3毫克;内蒙古所产“酸酪蛋”,每100克含铁量可达20.6毫克,用它作为婴幼儿以及老年人的营养乳制食品是很适宜的,长期坚持服食,对防治贫血症有积极意义。

在防治贫血症的牛奶饮品中,要选择铁含量高的牛乳制品,特别是对婴幼儿(包括少年儿童)以及老年人尤须注意这一点。由于牛奶(以及羊奶)与人乳汁有许多相似或相近的营养素成分,而且,其作用、功效也较为接近,因而作为人乳汁的替代品或替代饮汁,一直为人们所认同。实际上,这样的认识是不全面的。以婴幼儿来说,从其出生到6个月内,应实施“纯母乳喂养”,这关系到婴儿乃至其一生的健康保障,也关系到母婴双方的生理心理需要。牛奶(及其牛乳制品)是不能替代母乳喂养的,而且也是无法替代得了的。在实属必要时,运用牛奶(及其牛乳制品)时须遵从医嘱,按婴幼儿不同时期的实际需求,添加其平衡饮食的各类营养素。因此,人们要树立这样的观念,牛奶(及其牛乳制品)是有益健康的饮料或饮品,对防治贫血症有较好的辅助作用,在婴幼儿出生6个月后的成长发育过程中,给予适量、经常的补充是大有裨益的。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牛奶的营养价值的确很高,经常饮用,能促进组织器官生长发育,增强抗病能力,使脑力健全,体重适度增加。

美国学者研究发现,吸烟者可通过每天喝牛奶来减低他们患支气管炎的危险。据美国一所大学统计发现,吸烟而又患慢性支气管炎的人,有31.7%是从来不喝牛奶的;而每天饮奶的吸烟者,患支气管炎的人低于20%,这是因为牛奶中所含的维生素A可保护气管壁,使之减少发炎的机会。

牛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可以保护胃黏膜不受致癌物质的损害,有防癌的功效。据说,过去日本胃癌的发病率很高,占所有癌症死亡率的第一位,而西欧国家则低得多。医学界认为,这与居民食用牛奶及奶制品有关。近数十年来,日本食物构成逐渐欧化,膳食中牛奶和奶制品的比例大大增加,因而胃癌发病率出现明显下降趋势。故有人建议中老年人应常吃牛奶,以防癌于未然。

结肠、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肿瘤,仅次于胃癌、食管癌。结肠、直肠癌中又以直肠癌最多见,约占60%,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年人。根据临床报道,近年来,发现年轻人直肠癌的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最年轻的只有19岁。据上海等有关医院对1000多例病人统计,有14.5%的直肠癌病人年龄在36岁以下。由于直肠癌起病不明显,症状模糊,又缺乏特异性表现,医患双方均不多察觉,常常早期误诊为内痔、结肠炎、肠结核及结肠功能紊乱等,临床误诊率可高达42%左右,这是值得人们警觉和重视的。

美国科学家探索对结肠、直肠癌的预防用了20多年时间对2000多人进行了跟踪研究,得到了预防直肠癌的有效方法,这就是经常喝牛奶,牛奶含有钙和维生素D。每100克牛奶中含钙质120毫克、维生素D 1毫克以上,这些都能够阻断亚硝酸盐和仲胺形成亚硝胺的作用和破坏大肠内的致癌物质,使其分解为非致癌物质而排出体外。同时钙质在肠道内呈碱性,越是呈碱性时,钙盐因难溶而越不能吸收。肠道里的植酸、草酸及脂酸等阴离子与钙离子形成不溶性钙盐,阻碍了吸收,只能随粪便排出,从而起到了保护结肠、直肠黏膜的作用。

牛奶的防癌作用已为近代医学所证实。据日本专家对1800人(50~55岁)的饮食进行调查,发现胃癌病死率低的人群与习惯饮用牛奶量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实验发现,食盐对胃黏膜有损害作用,摄入食盐过多会增加胃癌的危险性。为了预防胃癌,除减少食盐量外,可经常饮用牛奶,以借助其所含的钙、镁的保护作用。此外,动物试验发现,酸牛奶有抑制肿瘤作用。将患瘤的白鼠分成两组,一组用酸牛奶喂养,一组用其他饲料,结果发现,喂酸牛奶的白鼠,肿瘤得到明显抑制,癌细胞的增长比后者降低30%~35%。科学家认为,乳酸菌能够增强人体免疫系统,吞噬致癌物质,使其不能发挥作用。酸奶中的乳酸菌能把糖分解成乳酸,乳酸能抑制大肠杆菌等有害细菌的生长。

研究发现,牛奶和奶制品中的蛋白质、钙质及乳酸菌等均有一定的抗癌性。最近数年的研究表明,牛奶脂肪成分中也含有一些抗癌物质,包括共轭亚油酸、丁酸、醚酯类等。牛奶中含有少量共轭亚油酸——一种脂肪酸,由乳牛第一胃(即瘤胃)中的细菌所产生。用培养的细胞进行的试验表明,共轭亚油酸能预防黑色素瘤、白血病、乳腺癌、结肠癌、卵巢癌及前列腺癌等,共轭亚油酸是通过清除体内的氧化化学物质而发挥抗癌作用,体外研究结果显示,奶中的磷脂通过其活性代谢物参与对癌细胞的抑制过程,用磷脂饲喂小鼠,与对照组相比,结肠肿瘤和畸变囊肿的发病率很低。丁酸是许多癌细胞的增殖抑制剂,大约有1/3的全乳三酰甘油含有1分子的丁酸,其酯类在结肠内发酵可预防结肠癌;动物试验还发现,膳食中的丁酸酯可抑制乳腺癌。

据美国科学家报道,来自用富含谷物油饮食喂养的乳牛的牛奶,能保护人们免遭各种常见癌症的侵袭。

美国纽约州伊萨卡市科内尔大学的戴尔·鲍曼和米里亚姆·凯利已经证实,对乳牛的饮食做一简单调理就可增加牛奶中共轭亚油酸含量。鲍曼说:“迄今尚无人对共轭亚油酸与人类癌症之间的关联进行流行病学研究。”但芬兰的最近一项研究检测了乳制品摄入与乳腺癌危险。结论是,饮牛奶是乳腺癌的保护性措施。

研究提示,体重超过70千克的人每天必须摄入3.5克共轭亚油酸才能有效预防癌症。普通美国人的饮食每天约含有1克共轭亚油酸。共轭亚油酸见于乳制品中,包括牛奶、酸乳酪、干酪以及反刍动物和在胃肠中发酵食物的其他动物的肉。

在人类饮食中,增加共轭亚油酸的最简易方法是在乳制品中增加它的共轭亚油酸量。因此,鲍曼和凯利在乳牛的食物中加入谷物油,目的是使饮食中不饱和脂肪的含量增加2倍。这种改变使牛奶中共轭亚油酸的含量从每克脂肪的2毫克增加到4.5毫克。

科学家研究指出,尽管目前还没有任何人类流行性疾病研究证实共轭亚油酸和人体癌症有关联,但据芬兰的一项日常饮食与乳癌风险研究显示,饮用全脂牛奶在预防乳癌的效果上极为明显。在乳牛饲料中加入玉米油,可使牛奶中共轭亚油酸含量加倍。

奶牛本身也有能力从它的饲料中摄取一些具有抗癌潜力的物质,如β-胡萝卜素、β-紫萝(苜香)酮和棉酚等,并且能把这些物质转移到其乳汁中。此外,用乳脂喂养与用富含亚油酸植物油或黄油喂养实验动物,其肿瘤发病率要低得多。这也充分证明乳脂的抗癌功效不单是亚油酸提供的。

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是人体中钙质的重要来源。成年人每天喝500毫升牛奶,就可以得到一天需钙量的50%。

牛奶除含钙丰富之外,还有其他保健功能:牛奶中含有一种磷脂类物质,能在胃黏膜表面形成很厚的疏水层,可抵抗外来因子对胃黏膜的损害,又能促进溃疡病灶的愈合;牛奶呈弱碱性,能中和胃酸;牛奶中的乳糖代谢所产生的乳酸和葡醛酸,能加强胃功能,有利于胃炎的恢复和治疗。牛奶还含有一种名叫左旋色氨酸的物质,它是人体不可缺少的氨基酸之一。神经细胞可以利用它合成五羟色胺,五羟色胺可对中枢神经产生抑制作用,使人感到困倦,出现睡眠要求,而催人入睡。试验证明,催眠时一般安眠药的作用逐渐减弱,而牛奶的催眠作用却逐渐加强,特别是在下半夜达到最高值。临睡前喝一杯牛奶,不仅能催眠,还能刺激胆囊排空,使胆汁不会在胆囊内郁积、浓缩,从而避免在胆囊内形成结石的可能性。

有些人喝完牛奶后,有腹痛、腹胀、腹泻的症状。这是由于一些人肠内缺乏乳糖脢或活性较低,使乳糖无法充分溶解转化为半乳糖和葡萄糖而被人体吸收。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可尝试少量多次地饮用,让肠道逐渐适应;也可以选择不含乳糖的牛奶和奶粉或者酸奶。

酸奶是用新鲜牛奶制成的。将新鲜牛奶加入乳酸菌进行发酵,牛奶中的酪蛋白和酸发生作用,即凝固成豆腐脑那样的乳白色凝块。和新鲜牛奶相比,酸奶不但具有新鲜牛奶的全部营养成分,而且还比新鲜牛奶增加了下列营养特点:①增强消化能力,促进食欲。鲜牛奶中的乳糖被乳酸菌转变成乳酸。酸奶中的乳酸能刺激人的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增加胃酸,因而能增强人的消化能力,促进食欲。②产生抗菌物质,起保健作用。酸奶中的乳酸不但能使肠道里的弱碱性物质转变成弱酸性物质,而且还能产生抗菌物质,抑制肠道中的腐败菌的繁殖和活动,从而减少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对人具有保健作用。③使蛋白质和钙更容易消化吸收。酸奶能使蛋白质结成细微的乳,和新鲜牛奶相比,更容易被消化吸收。乳酸和钙结合生成乳酸钙,也比新鲜牛奶的钙更容易消化吸收。④使维生素C含量增加。新鲜牛奶含有少量的维生素C,吃牛奶时加温常把这少量维生素C也破坏掉。制酸奶时,某些乳酸菌能合成维生素C,反而维生素C含量增加。⑤能降低胆固醇。酸奶中的胆碱含量较高,喝酸奶后,胆碱具有降低人血液中胆固醇的作用。

另外,据有人研究认为,经常喝酸奶还有防癌作用。由于酸奶具有以上特点,再加上酸奶本身的气味清香、酸甜可口,人们十分喜欢食用,被誉为“长寿食品”。

酸奶是很多人喜欢吃的乳制品。它营养丰富,清凉、爽口,易被消化吸收,常吃酸奶有益健康。

酸奶对便秘和细菌性腹泻有预防作用,还可以助消化。酸奶中含有活的乳酸杆菌和乳酸,使肠道内酸度增高而抑制腐败菌的繁殖,防止蛋白质发酵,减少肠内产气,从而减轻饱闷、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

常吃酸奶还可预防老年人心血管疾病。酸奶能降低胆固醇,胆固醇是人体脂肪的代谢产物。随着年龄的增长,新陈代谢失常,血清中的胆固醇就会升高,造成“高胆固醇血症”。经常饮用酸奶还能够润肤,明目,固齿,健发,防止细胞老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