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风险判断的理论基础:可得性启发式
2025年09月26日
第二节 保险风险判断的理论基础:可得性启发式
现实中的保险风险多数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损失分布,为了简化分析,本书将保险风险简化成主体(个人或企业)以某个概率p遭受一定规模的损失L。
显然,个体对保险风险的判断,既包括对出险概率p的判断,也包括对损失规模L的判断,而且,在进行主观风险判断时,个体对出险概率和损失规模的判断都可能出现偏差。但是,考虑到个体可以通过计算自身财产价值和想象损失场景的方式得到损失规模,而出险概率却需要大量的外部数据才能得到,导致出险概率的判断偏差通常远大于损失规模,为简化分析,本书假定个体可以准确判断损失规模的大小,但无法准确评估出险概率。
因此,这里特别声明,本书后续仅讨论出险概率的主观判断。所谓保险风险判断,主要就是指对保险风险出险概率的主观判断;所谓风险判断偏差,主要就是指对保险风险出险概率的判断偏差。
从上一节第三部分的分析可以看出,人们主要采用可得性启发式对保险风险的出险概率进行判断(Tversky and Kahneman,1973;海斯蒂、道斯,2013;郭振华,2019)。因此,所谓保险风险判断的理论基础,主要就是指“可得性启发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