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需求疲弱导致销售费用过高,进一步降低了长期储蓄性保险的吸引力
主流保险经济学理论一再提及附加保费过高会对保障性保险需求造成负面影响,同理,对于长期储蓄性保险,如果附加保费过高,会使保单前期的现金价值过低,或者“现金价值+生存金给付”过低,导致客户在保单前期不但无法获得理想的感知收益率,甚至会得到负的感知收益率。
以一款终身年金产品为例,假如客户采取10年期交保费,每年交保费100 000元,则保单前10年的利益演示如表9-3所示。可以看出,如果客户在保单前期退保,客户实际得到的回报率是负的,只有到第10个保单年度退保时,才可以获得正的回报率[4]。也就是说,购买长期储蓄性保险的前提条件其实是长期持有,只有长期持有,才可能得到较为理想的回报率。
表9-3 某终身年金保险前10年利益演示表 单位:元

(续表)

实际上,正是因为消费者对于长期储蓄性保险的需求比较疲弱,才导致保险公司需要花费巨大的前期业务成本来促成交易,进而导致保单前期现金价值较低。这反过来又形成了长期储蓄性保险的一大劣势,即短期持有的实际回报率极低,这一缺陷自然会也降低人们对长期储蓄性保险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