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感知收益思维条件下:保险公司无法提供前高后低的感知收益率

一、第一感知收益思维条件下:保险公司无法提供前高后低的感知收益率

标准折现现金流模型中所说的回报率,是指整个期限内所有现金流共同决定的唯一内部收益率,并没有收益率前高后低或前低后高的说法。但是,行为经济学研究表明,人们的要求回报率,从长期来看是前高后低的,结合前面的感知收益率思维模式,这意味着,消费者购买长期储蓄性保险,要求提供前高后低的第一感知收益率。

人们要求前高后低的第一感知收益率,就意味着要求保险公司尽快返还生存金,而且生存金额越高越好,但是,保险公司却无法提供这样的产品。原因是,2017年原保监会发布的134号文要求,保险公司销售的长期储蓄性保险必须在5年后才可以返还生存金,这就导致保单前4年的第一感知收益率几乎为零,客户得到的是前低后高,而非前高后低的感知收益率,自然会引发投资者的不满,导致需求疲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