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储蓄性保险行为投保决策理论的心理学基础
理论分为三种:规范性理论、描述性理论和解释性理论。如果某类行为规律能同时有上述三种理论,则既可以通过规范性理论说明个体应该如何行为才是理性的,也可以通过描述性理论说明个体实际上是如何行为的,还可以通过解释性理论说明个体为何会那样行为。
就储蓄性保险的投保决策理论而言,折现现金流模型和决策准则“内部收益率是否大于基准收益率”就是规范性理论,而第三节提出的储蓄性保险的行为投保决策模型“感知收益率是否大于要求回报率”就是描述性理论。但是,描述性理论并未说清楚人类为何会呈现出这样的决策或行为规律,即人们的贴现率为何前高后低?人们的贴现率为何会随储蓄金额增大而降低?人们为何使用感知收益率而非客观收益率进行决策?因此,还需要更深入的基于心理学和脑科学的解释性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