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代理人制度的出现、贡献和问题

三、中国保险代理人制度的出现、贡献和问题

改革开放后,我国保险业恢复营业,但寿险业发展比较慢。1992年,友邦保险首次在中国大陆地区引入保险代理人制度,保费高速增长,其他公司迅速跟进。从此,保险代理人制度,成为保险业高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现在,全国保险代理人数量高达800多万人,大型寿险公司的代理人队伍动辄几十万,头部公司的专属代理人人数超过了100万,对保险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以寿险业为例,保险代理人销售的保费收入(包括专属代理人和中介公司代理人)占比超过50%,新业务价值贡献可能在70%甚至80%以上。可以说,寿险业的利润大多数是保险代理人创造的。

不过,保险代理人制度也给行业带来了巨大的问题,包括:①代理人只有佣金而无底薪和福利保障,受佣金利益和生存压力驱使,容易出现销售误导;②准入门槛低,谁都可以卖保险,给人感觉形象不佳;③代理人队伍往往是大进大出,年脱落率可能高达60%以上。以年脱落率60%估算,每年都有四五百万新人加入保险代理人队伍,也有四五百万保险代理人脱离保险代理人队伍,这导致了行业巨大的增员成本和培养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