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经验对风险判断的影响
间接经验包括两种,一种是观察到别人遭遇风险,另一种是观察到别人未遭遇风险,这两种间接经验都会对个体的风险判断造成影响。
1.观察到他人遭遇风险对个体风险判断的影响
个体观察到的风险事件即间接经验,来源包括亲眼所见的风险事件和从媒体上看到的风险事件,亲眼所见的风险事件通常是发生在亲朋好友身上,或是在路上巧遇的风险事件。上述观察到的风险事件都会存在个体的记忆中,进而对其未来风险判断造成影响。但是,从影响程度来看,媒体上看到的和路上巧遇的风险事件,可能过一段时间就忘掉了,不会形成长久记忆,对未来风险判断影响很小;而那些观察到的发生在亲朋好友身上的风险事件,个体受到的刺激或负面体验感往往很大,很可能长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对其未来风险判断形成较大影响。例如,目睹亲朋好友的房子着火和在报纸上看到某遥远地区的与自己毫无关联的房子着火,对个体主观火灾概率的判断,前者的影响要大得多,主观概率更大。诺奖得主圣捷尔吉[14]曾说过:“如果我看到一个人正遭受苦难,我会被深深打动,并甘愿冒生命危险去救助他。但接下来,我却能够不带感情地谈论大城市可能的毁灭以及随之而来的100万人的死亡。”
也就是说,间接经验的影响程度受到“情感距离”的影响,所谓情感距离,是指观察到的风险事件受害者与自己的情感紧密程度,情感越紧密,情感距离越小。通常,受害者与自己的情感距离越小,观察到的风险事件例证对自己的风险判断影响越大,越容易引发风险高估。或者说,间接经验对个体风险判断的影响会随着情感距离的增大而衰减。那么,衰减速度如何变化呢?如果是直系亲属遭遇灾难,个体会显著地高估风险;如果是一般同事遭遇灾难,个体感知到的风险就很小;如果是遥远的与自己不相干的人遭遇灾难,个体感受不到风险的存在。也就是说,随着情感距离增大,个体的感知风险会迅速降低,情感距离过大,个体的感知风险几乎为零。[15]感知风险随情感距离的变化曲线如图5-7所示。
图5-7 情感距离对风险判断的影响
图5-7中,在分界点,主观概率等于客观概率。在分界点左侧,主观概率大于客观概率,表示情感距离很近的人群会高估风险。在分界点右侧,由于情感距离较远,人们会普遍低估风险。当情感距离很大时,人们几乎感受不到这一风险的存在,主观概率为零。
2.观察到他人未遭遇风险对个体风险判断的影响
观察到他人未遭遇风险对个体风险判断的影响机理,与上述观察到他人遭遇风险对个体风险判断的影响机理类似。即,看到他人未遭遇某种风险事故,已经遭遇风险的个体会调低自己的主观概率,未遭遇风险的个体则更加确信自己也不会遭遇同样的风险事故。而且,个体受到的上述影响大小也与情感距离成反比,情感距离越小,受到的影响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