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机制运行

二、机制运行

(一)创建全员互动的研修模式

着眼于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形成了“专家援助—导师帮助—同伴互助—学员自助”的“多层面、全互动”的培训模式。

(二)探寻校际联动的研修策略

作为区域工作平台,我们努力探寻校际联动的研修策略,它们是任务驱动策略、网络交流策略、合作共享策略、化整为零策略、师训联动策略等。

(三)形成上下覆盖的技术路线

采用三级网络技术路线:区域、学校和课堂。

1.区域层面

(1)学科中心组的课程建设。以长宁区艺术教研中心组的活动为平台,发挥领衔人的学科中心组成员的骨干作用,贯彻实施创新团队的工作。

(2)学科带头人的项目推进。以长宁区学科带头人的项目为载体,发挥领衔人的学科带头人的顾问优势,贯彻实施创新团队的工作。

(3)特级教师工作室的区际联动(含艺术名师工作室)。以上海市特级教师工作室(艺术名师工作室)的工作为桥梁,发挥领衔人的支教外区的跨区优势,贯彻实施创新团队的工作。

(4)市名师基地的专业辐射。以双名工程音乐基地的培训为契机,发挥领衔人的基地导师的指导作用,贯彻实施创新团队的工作。

2.学校层面

(1)学校中层干部的作用发挥:以学校艺术教育的工作开展为舞台,利用导师与学员的行政职务优势,实施创新团队的工作。

(2)学校校园文化的环境影响:以每个学校的艺术特色为基石,发挥校园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作用,实施创新团队的工作。

3.课堂层面

(1)以基础型课程为航标,指导学生对艺术文化的认知。

(2)以拓展型课程为内燃,引发学生对艺术文化的兴趣。

(3)以研究型课程为助推,激发学生对艺术文化的探究。

(四)打造工作团队的研修特色

由于有先前区项目制、市名师工作室的经验铺垫,团队已经初步形成自己的研修特色,那就是:

1.“一条龙”培训形式:以科研带项目、以项目带教师、以教师带教学。

2.“两方向”同步研究:音乐项目的专项主题研究、学校教师的生涯发展研究。

3.“三结合”科学管理:科研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课题研究与项目运作相结合、导师指导与自我发展相结合。

4.“四标准”规范要求:项目课程化、研修一体化、管理规范化、成效具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