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研究成效
2025年08月11日
三、研究成效
在开展多元评价课题的过程中,我校出台了《学生学业过程性评价手册》,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价与教师评价4个版块,以每学期3次的频率给予学生鼓励性、针对性、基于学生自身进步成长的过程性评价。各年级均召开了家长会,解读了我校新出台的评价工作,获得了一致认可。此外,我们艺术组教师在开展过程性评价的过程中也进行了案例研究,其中刘炯老师写的关于舞蹈课程评价的案例《我为什么得了“良”》获得了市艺术科研论文一等奖;石嘉老师撰写的《从音乐“本本”族到“枫叶乐队的变迁”》获得了区“希望杯”叙事论文的三等奖;杨怡静老师撰写的《“讨论评价法”在美术教学中的实践探索》也在校报上刊登。值得一提的是,这3篇文章均发表在了《长宁教育》期刊上。此外,何晓骏老师和刘炯老师都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参与了“长教杯”拓展课程的教学评比,均获得了一等奖的佳绩。在校本教材的编撰工作中,“软陶制作”“数码摄影”“CG绘画”等一系列艺术类拓展课程学材也应运而生。当然,这只是我们一个阶段的研究成果——评价这个课题是应该动态地根据被评价者的改变而变化的——是一个值得持续深入研究的课题。
图2 学生学业过程性评价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