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的学情分析与合唱教学现状
2025年08月11日
一、中职学生的学情分析与合唱教学现状
随着教育部对艺术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职生每三年一轮的合唱比赛,深受广大师生的青睐。就合唱艺术来说,合唱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音乐艺术表达形式,它有别于单一的演唱。合唱的独特魅力在于多声部合作演唱时听觉上的可塑性和感染力,能够瞬间拉近演唱者和听众的距离,让人们沉浸其中。
合唱中有良好基本功的演唱者是提高合唱效果的关键,也就是合唱教学要强调基础训练的重要意义所在。一般来说,合唱基础能力包括乐理知识、对音乐的鉴赏力及感知反应力和演唱发声技巧等几个方面。
面对中职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自信、学习方法不对,往往事倍功半的学情特点,合唱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几乎没有程度较好的同学。在实际教学中,由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合唱基础能力差异问题,甚至于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个性能力上的差异,加之一些不同学校的音乐课设置内容上缺乏系统性及连续性等诸多因素,无形中增加了对合唱教学的难度。教师如果不从现状去分析研判,而抓不住那些困扰学生的难点或薄弱环节的话,教学成效就很难保证。因此,音乐教师要认识到合唱教学基础训练的重要性,逐渐强化学生的歌唱方法和技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和表现力,从而促使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演绎出完美的合唱,实现学生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笔者认为,合唱基础教学应提倡采用把合唱训练中所涉及的学生应该具备的所有基础能力教学内容整合在一起,贯穿于合唱课程体系中。实践证明,在数字技术赋能教育的时代,教学改革接受了这份新时代的红利,为音乐合唱教学增添了一种强有力的智能化手段。通过对音乐合唱教学的改革,提高音乐教师的育人水平,让教师更加顺利地解决新时期困扰合唱教学中的问题。这样,能够良好地提高音乐合唱教学质量,从而对于新时期音乐合唱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