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评价,鼓励和指导学生的音乐创编活动

四、有效评价,鼓励和指导学生的音乐创编活动

评价是教育教学改革的“牛鼻子”,也是教育教学活动旅程中的“最后一公里”,它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是完美收官,还是前功尽弃。科学、合理的评价能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更大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去学习、去感受、去体验音乐的美,提高音乐艺术素养。

笔者认为,在学生创编活动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性、导向性、诊断性等作用,尽可能地用较为准确、形象的文字,质性地评价学生在创编过程中表现出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合作精神,以及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音乐创编的兴趣和热情。有时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点头、一个手势(伸出大拇指),都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兴奋剂”。

例如,在《走进非洲》一课中,请小组同学集体思考、商讨、练习后,每组给出一个演奏方案并表演。经过小组讨论和练习,每组都给出了自己的演奏方案并表演,笔者请学生们选取了其中一个方案,全体演奏。结果,学生设计的演奏方案效果很好,让人仿佛置身于非洲的欢乐节日当中。这个选取其中一个方案进行演奏,其本身就是一个评价的过程,而且效果很好,有力地强化了学生学习过程合作行为,提高了学生创编的积极性。又如,在《瑶族舞曲》中的动作即兴创编的表现,笔者及时地对学生的动作创编行为和成效进行点评指导和称赞,激发了学生们后续进一步学习音乐,学好音乐的愿望和热情。

从上述实践探索反映出,初中音乐课堂的创编教学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的意识,还能给学生带来创编的快乐——用音乐要素来加深感知、表达情感和表现情境的快乐。作为新时代的音乐教师应重视课堂创编环节的教学,培育学生创新能力,激活学生创新思维,让学生在创编过程中巩固已学的知识技能,掌握灵活的学习方法,增强成功的愉悦感和自豪感。作为音乐教师更应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探索多样的教学途径,开阔眼界和思路,优化自己的课堂,让身处课堂中的每一位学生都向美而生,逐光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