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音乐创编的类型,引导学生开展各类创编活动

三、根据音乐创编的类型,引导学生开展各类创编活动

音乐创编可以分为节奏创编、旋律创编、歌词创编、动作创编、综合创演等多种类型。结合初中音乐的教材内容、教学现状和初中学生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比较适合开展节奏创编、旋律创编、动作创编、综合创演这四种类型的创编活动。因此,笔者引导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音乐创编活动。

(一)节奏创编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节奏与节拍组合,使乐曲产生强与弱、快与慢、动与静等变化,这些变化是表达音乐内容、表现乐曲风格的重要手段。

节奏创编不仅可以体现教学活力,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感知音乐传递的相关生活情境。节奏创编还是激发情感的关键,节奏赋予了音乐巨大的魅力,是音乐中的节奏与人身体的一部分发生了共振,人们才会体会到音乐的美妙之处,才能领会到音乐的真谛。

以笔者执教的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音乐》(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非洲掠影》——《走进非洲》一课为例。其教学目标中有这样一点:体验非洲音乐中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感受非洲民间音乐的风格极其丰富的艺术感染力。这一教学目标又是如何落实的呢?笔者首先请学生欣赏了一段非洲音乐,之后提问:这段音乐的节奏特点是什么?从而引出了非洲音乐节奏复杂多变的特点。随后,笔者给出了跟这段音乐有关的4种节奏型,请学生分组拍手练习后统一演奏,每一种节奏型对应一种颜色的卡纸,笔者举起哪种颜色的卡纸,就请那一组的学生重复拍击本组的节奏型。于是,在笔者的“指挥”下,学生们时而单组演奏,时而几组配合演奏,教室里呈现出此起彼伏,复杂多变的节奏拍击表演。接下来,笔者问:“除了老师安排好的顺序,你觉得这4种节奏型还可以按怎样的顺序和声部进行演奏呢?请小组同学集体思考、商讨、练习后,每组给出一个演奏方案并表演。”经过小组讨论和练习,每组都给出了自己的演奏方案并表演,笔者请学生们选取了其中一个方案,全体演奏。结果,学生设计的演奏方案效果很好,让人仿佛置身于非洲的欢乐节日当中。在节奏创编完成后,学生能更好地、更准确地了解非洲音乐复杂多变的特点,对非洲音乐留下深刻印象。

(二)旋律创编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旋律创编能给学生带来很大的想象空间和创作自由,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形式展现自己。

初提旋律创编,学生可能会觉得很难,教师要做好教学设计和引导。可采用 “旋律唱答”“补充乐句”“即兴模仿”等形式进行。例如:教师唱出旋律上句,由学生接唱下句;教师唱出一个不完整的乐句,由学生补充完整;教师唱出一个乐句后,学生即兴进行同向或反向的模仿等。也可以在设置好固定节奏型的基础上,根据具体要求来创编。或根据作品内容先设计旋律线,如表现激动或是平静的情绪,旋律线画好后,再来具体写作。还可以根据作品的创作手法模仿写作,如《春江花月夜》的鱼咬尾手法;《青藏高原》中五度跳进的藏族山歌手法;《踏雪寻梅》中低声部的同音反复手法等。

在笔者执教的上教版七年级《春节序曲》一课中,在教学生吹奏《新春秧歌闹起来》时,笔者请学生在原谱基础上为《新春秧歌闹起来》创编第二声部,旨在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促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音乐,开阔思路,提高旋律创编能力。为了方便学生创编,降低难度,笔者建议用1 3 5 6这四个音来编,而且只编前四句,每一小节编一个音即可,时值是两拍。最后,学生们编得都非常好,各有各的想法。笔者呈现了一位学生创编的第二声部,请大家吹奏,学生们发现加入第二声部后,这段旋律的表现力更丰富了,音乐的欢乐情绪也感染了学生。这时再告诉学生旋律创编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人人都可以掌握,这个创编活动,也让学生也变成了小小作曲家!这也增强了学生的愉悦感和自豪感。通过旋律创编,学生的音乐知识得到丰富,音乐感知力得到加强,创新意识得到培养,音乐素养得到提升。(见图3)

图3 《新春秧歌闹起来》曲谱

(三)动作创编

古人云:“言之不足,歌之,歌之不足,舞之蹈之。”在歌唱教学或欣赏教学中,当学生唱会歌曲或听赏内容时,可引导学生依据作品的主题、情绪、意境创编适当的动作,以声势、律动、舞蹈等形式来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这样学生就进入了参与作品的积极状态,能更好地体验作品的情绪,表达自己的情感。

以笔者执教的上教版六年级第四单元《民族花苑》中的《瑶族舞曲》欣赏课为例。《瑶族舞曲》这首乐曲感情丰富,形象鲜明,生动地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这首曲子是由复三部曲式写成,三段乐曲的情绪对比明显。笔者在给学生初听和分段欣赏后,让学生仔细体验每段乐曲的情绪和所表现的意境,再把编好的,具有鲜明瑶族舞蹈特色的简单律动教给学生,给学生一段时间消化,再请全体学生跟随音乐律动,学生们顿时兴趣盎然,情绪高涨。最后笔者请学生们进行了动作创编:请几位学生敲击固定节奏,其他学生可以用刚才学过的动作律动,也可随性起舞,即兴表演,全体再来表演一次《瑶族舞曲》中的一段。学生们精神抖擞,热情饱满地完成了此次表演。通过动作创编,学生表现了音乐语言,充分享受了音乐的美和参与的快乐,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启发了学生的情感,不断拓展了学生对音乐内涵的理解。

(四)综合创演

德国音乐家奥尔夫曾说:“原本的音乐不是单独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音乐课创编的各个方面可以相互联系并综合成一个整体,通过音乐要素和实践活动的综合,以演奏、演唱、舞蹈等多种表演方式呈现。综合创演的内容多样,形式灵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作表演方式,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有机结合。

仍然以笔者执教的《走进非洲》为例。笔者通过对非洲音乐的分析,总结出非洲音乐“有歌必鼓,有鼓必舞”的特点。非洲的鼓和舞是非洲人民的亲密伙伴,他们经常会用丰富多变的鼓声来表达各种不同的情感,快乐的、激动的或是悲伤的。这次的综合创演,笔者先请学生运用节奏这个音乐要素来进行分组创编,体验一下非洲人民的情怀。学生们可创编一条二四拍的节奏,长度为三小节,也可用不同的方式来表演,如击掌、跺脚、敲打桌面等,形式不限。然后请学生分组表演创编的节奏。之后,又请学生欣赏了一段非洲歌舞片段,并分析非洲歌舞的特点。而后,教授给学生一些基本舞步,请学生跟着节奏模仿。最后,伴着独具特色的非洲音乐,请一部分学生上前跳非洲舞,并把课前准备好的非洲项链分发给他们,其他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重复演奏本组创编的节奏。此时,全体学生都活跃起来,有几个胆大的学生还不时地发出叫喊声,仿佛大家就在广袤的非洲大地上尽情狂欢。这节课,在让学生感受和体验非洲音乐之后,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更准确地了解非洲音乐的特点,笔者设计了生动有趣的综合创演活动:分小组创编节奏、学跳非洲舞蹈和即兴表演,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到知识,感到快乐,体验到非洲音乐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