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艺术课程学习评价方法

四、“模块化”艺术课程学习评价方法

通过“模块化”艺术课程设置的定位及任务评价、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评价3个层面,提高艺术教育的质量。

(一)对课程设置的定位及任务评价

1.艺术教育均衡发展。以落实核心素养为教育评价的基本依据,为艺术教育普及创造环境和空间。

2.以活动配合课程的多种形式使学生参与其中,从而提升学生对艺术美育的理解和认识,以培养学生对艺术鉴赏能力为目标,不断完善其综合能力的培养。

3.对艺术课程目标完成情况,课程内容组织和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延续性、完整性做好监督机制。

(二)对教师“教”的质量评价

艺术课程师资应具有艺术综合能力,要注重基本教学能力的培养,要正确观察分析鉴赏各门类艺术,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相应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不能在各个阶段各个模块学生的教学过程中都得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同时善于观察和记录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行为表现,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出恰当评价,并通过评价使学生对艺术学习保持持续的热情;熟悉教学目标,能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评价,找出问题所在,提高教学水平。这些评价标准的建立意在启发教师思路,使教师更准确地领会标准,从而探索个性化、有创意的教学模式。

(三)对学生“学”的效果评价

“模块化”艺术课程中,实施“导师制”,教师跟踪学生的学习全过程,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及时对学生的参与状态进行调整。评价学生的达成状态,建立学生艺术学习课程与活动评价档案,并客观公正地记录学生在舞蹈艺术成长探索中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