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与反思

成果与反思

2015年的这场音乐会是我校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学生音乐会,而举办此次活动的灵感,来源于我校艺术(音乐)学科立足基础型课程,开发的“电影与音乐”这一“博趣”拓展课程。该课程既满足基础型课程拓展的需要,又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2015年“聆听大师,经典留声——久石让经典作品视听音乐会”的成功举办是对此课程实施的成果展示。这场音乐会的成功举办,极大地带动了学生参与艺术表演的热情,也为接下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树立了信心。

基于此次音乐会的成功,我校近几年大型校内艺术活动都按此模式,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和更广阔的空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艺术学习的积极性。学校更是由此看出我校学生在戏剧表演方面的潜力,进而成立了校戏剧社团。而戏剧的“全人教育”作用也适合我校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学校戏剧社团于2017年2月正式成立,社团成员从六至八年级学生中招募,由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青年教师夏帅担任社团的指导老师。在夏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从挖掘自我潜能开始,树立自信心,勇于表达。再通过对学生的启发性训练,本着“真看、真听、真感受”的原则,挑选适合学生表演的内容。于是,2017年5月,我校戏剧社团带着以环保为主题的情景朗诵《呼唤》,参加了上海市学生戏剧节长宁区朗诵专场比赛,获得了一等奖!这是我校第一次参加区级戏剧类的专场比赛,并以最高分获得代表长宁区参加市学生戏剧节朗诵专场比赛的资格。长宁区唯一参赛名额被我校收入囊中。从社团成立到参加区级比赛,短短3个月便取得这样的好成绩,实属不易,同时也验证我校艺术教育特色发展的探索之路选择的方向是正确的。而在学习和排练的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了强烈的学习热情,同时体现出肯吃苦、肯钻研、肯拼搏的精神。戏剧社团的学习经历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近几年来,我校每年的艺术节活动学生基本做到百分百参与,同时依然坚持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掌控舞台的运作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博趣”小剧场系列活动也吸引着学生上台大胆展示自己的艺术才能。立足剧场化模式的艺术拓展教学对于学生全方面能力培养的优势慢慢显现,不仅仅带动了我校艺术社团的建设发展,更是全面提升了我校艺术教育的整体水平。近几年来,我校参加区级、市级层面艺术类竞赛的人数在逐年增加,获奖率也屡创我校历史新高。

图3 我校戏剧社团代表长宁区参加2017上海市学生戏剧节朗诵专场比赛

图4 我校舞蹈社团全新亮相区艺术展演的舞台

图5 校“博趣”小剧场暨区艺术单项比赛校级选拔活动

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我校全体艺术教师将坚持正确的教育理念,继续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的艺术教育道路,让艺术之花绽放在每位学子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