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音和鸣

八音和鸣

上海市西延安中学 高 波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听赏本课的古代音乐作品,了解八音分类法。识别古琴、编钟、编磬,听辨其音色。

二、欣赏大型歌舞剧《编钟乐舞》中《八音和鸣》。

三、能积极参与本课的“听赏与体验”“交流与探究”活动,大胆发表自己的听赏感受,与同学一起分享。了解中国古代“乐舞一体”的风采。

教学重点:了解古琴、钟磬、骨笛的音色,知晓八音的分类。

教学难点:感受中国古代音乐厚重的人文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2008年的奥运会大家还记忆犹新吧!今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开幕式中的精彩画面。

欣赏:《击缶而歌》。

问: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全球瞩目的奥运会的欢迎仪式用缶?

生:缶是我国传统的古老的乐器。

师:对,缶是我国很古老的乐器,能体现中华民族的厚重。今天我们就一起沿着历史的长河,了解中华古代音乐。缶读音同“否”,是古代一种大腹小口、平底带盖的大型容器。最早古人们用泥土烧制而成,所以又叫瓦缶,古书上也写“缻”。“缶,出现的很早,是许多坛坛罐罐的祖型”,汉字“缸、窑、陶、罄”……融入语言和文化。

二、中国传统乐器及器乐曲

(一)导入八音

师:缶在古代是用什么材质做成的?

生:土。

(二)介绍八音

师:周朝,我国已有根据乐器的不同制作材料进行分类的方法,分成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类,叫作“八音”。八音分类法是我国最早的乐器分类方法。在周末至清初的3 000多年中,我国一直沿用八音分类法。

(三)师:缶属于八音中的土类,我们的八音是指:金石土木丝竹匏革。它们是根据什么分类的呢?

生:乐器的制作材料。

三、欣赏《八音和鸣》——选自大型歌舞剧《编钟乐舞》

(一)听赏

使用了哪些乐器?分别属于八音分类法中的哪一种?

(二)作品介绍

强调中国古代“乐舞一体”的风格。

(在这些歌、舞、乐中,我们不仅走近了古人的生活,也走近了他们的思想和悲喜。)

接下来,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欣赏舞剧《孔子》中的一段名为《采薇》的舞蹈,一起来感受孔子曾经历过的思绪。

四、欣赏、学唱《采薇》

(一)欣赏

1.思考

从舞者的舞姿、服饰的色彩角度谈谈作品传达给你的感受。

(提示:舞裙由青色渐变至白色,青色生机,白色冰雪,女孩儿们无忧无忧虑,天真烂漫)

2.小结

舞步——纤腰微步,袅袅款款。

歌曲——旋律平缓悠扬。

让人沉浸在杨柳依依的滨水河畔,透露着温婉气韵的美。

(二)作品介绍

歌词选自诗经《小雅·采薇》,这是一首戍卒返乡诗。全诗六章,每章八句。

歌词: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1.请学生直译内容,理解士兵的征战之苦和强烈和思乡情绪。

(三)学唱

1.跟随钢琴哼唱旋律。

2.分声部卡农演唱。

(四)吹奏

1.识谱吹奏,讲解指法。

2.吹+唱(卡农)。

五、在舞剧《孔子》理解歌曲《采薇》

《采薇》出现在舞剧《孔子》中,借一个戍卒的经历究竟想表达些什么呢?

(一)介绍舞剧《孔子》结构

序 《问》

第一幕 《乱世》

第二幕 《绝粮》

第三幕 《梦回大同》

第四幕 《仁殇》

尾声

(二)第三幕《梦回大同》内容介绍

(三)欣赏舞剧《孔子》片段

(四)思考:联系孔子的处境,谈谈从舞剧音乐及舞蹈的肢体语言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孔子?《采薇》对表达孔子又怎样的作用?

生:影射孔子的困境。孔子周游列国启程时意气风发,可现实是四处碰壁、沦为丧家之犬,再次回到鲁国时早已物是人非。孔子无法实现大同思想的绝望和痛苦及渴望实现远大抱负。

六、小结

古代乐舞融合了诗、舞、乐的综合艺术,在漫长的发展、演变中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独特形态和神韵的东方舞蹈艺术。是我国古代历史进程中丰富文化遗产,同学们多多去关注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