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学段视障儿童的节奏教学训练
2025年08月11日
一、低学段视障儿童的节奏教学训练
低学段是对节奏的感知和认识阶段,在了解学生生理特点后,把所要求掌握的节奏与生活相联系,设计了下面几种方法。
(一)节奏模仿练习
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知识从感官开始”。尤其是低学段儿童,注意力不能长久集中在抽象呆板的节奏符号上,只有利用有趣的、形象生动的感性认识,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欲望,才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激发求知欲,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到处都充满着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节奏,把生活中形象鲜明的声音,变成生动有趣的节奏训练,让善于模仿的儿童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轻松地掌握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图1 各种声音
这些声音都是学生所熟悉的声音,所以在模仿过程中,学生的兴趣一直很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多次反复练习后,之前难的、复杂的节奏对他们来说就变得容易了。
(二)节奏律动游戏
低学段儿童的心理特点表现为爱动、喜欢参与和表现自己。而从低学段要求掌握的节奏来看,结构也比较简单,且富有律动感。因此,教师可以尝试把节奏与动作相结合,使理性的东西变成感性的东西。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学习的效果是最佳的。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玩节奏律动游戏,看到不同的节奏卡片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示。
图2 节奏律动游戏
游戏可分小组、个人、男女等,卡片数量也可由少到多,也可在速度上加以变化。实践表明,这种方法能令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同时,牢固地掌握知识,教学效果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