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概况
(一)研究的背景
1.目前我国艺术学科评价片面,未成系统
(1)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艺术学科作为非考试类学科,与学生的升学无关,因此并没有得到师生的重视。
(2)艺术教师在学习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上存在着随意性、单向性等不科学的评价方式和手段,不能科学而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
(3)学生的艺术学习潜力并没有得到充分挖掘,艺术体验渠道单一。
2.国家对艺术学习评价提出更高要求
(1)2014年国家教育部出台的《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建立中小学学生艺术素质评价制度。
(2)依据普通中小学艺术课程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组织力量研制学生艺术素质评价标准、测评指标和操作办法,2015年开始对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艺术素质测评。
3.国内在初中生艺术学习多元评价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
(1)目前国内在初中生艺术学习多元评价的方面的研究几乎处在空白阶段,仅有少量关于美术、音乐学科方面的评价著作。
(2)对本课题研究具有很强参考价值的仅有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教育硕士卢琰《初中生音乐学习多元评价模式的实践研究》和罗杰林《新课标下的音乐评价》。
(二)概念界定
分层理念:指基于学生学情、个体个性、能力水平而确立的具有针对性的观点。
多渠道:指多种形式、多样平台。
艺术学习体验:指感受、参与艺术的各类活动展示竞赛等。
(三)研究目标
在校内创设多角度的艺术实践体验学习平台,培养学生对艺术学习的兴趣;对于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采用激励性的分层评价模式,以发展的眼光为学生量身定制评价标准,激发学生的艺术学习内驱力;出台学生校内艺术学习体验评价表,关注学生日常艺术学习动态。
(四)研究内容
把开展艺术学习的渠道延展至课外,通过社团展示、拓展课程、媒介宣传、校园节日、各类竞赛、艺术观摩活动等为学生创设多渠道的学习体验平台,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对艺术学习的兴趣,加大其艺术学习的内驱力。
1.研读课标,形成艺术学科过程性评价指南,形成分年级评价标准。
2.针对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的态度与频率,开展激励性评价活动。
3.针对学生的不同艺术特长及兴趣,创设个性化的展示平台。
(五)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不仅立足日常的艺术课堂,而且把开展多元评价的渠道延展至课外,为学生创设多元的艺术学习体验平台。
2.经验总结法: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提炼方法,形成较为全面而科学的艺术学习体验评价表。
3.案例研究法:选择有代表性的、有实效的案例,进行研究和推广,积累经验和探求规律。
(六)研究过程
1.明确任务,落实分工,达成共识
为了能更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我们课题组落实了分工,明确了任务,达成了共识,完善了研究计划,形成了以编撰艺术评价指南及艺术学习评价的案例为主要方向的研究。
2.专家指引,理论检索,提高认识
为了牢牢把握住课题研究的方向,有效扎实地推进课题研究,课题组与校教科室紧密联系,通过骨干学习班、组内研修、教职工学习、聘请资深专家等形式提升研究团队老师们对开展初中生艺术学习评价的理性认识和研究水平。
3.同伴互助,实践探索,提高效能
为提高课题研究的效能,集思广益,我们经常与区学科带头人项目组一起,进行理性的探讨、手法的切磋、教学的研讨等,探索具有一定艺术育人价值目标的评价的具体内容和方式方法。同时通过跨区交流学习,吸收他人的先进经验,提升整个研究团队的学术理念和研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