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 雀 舞
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第五小学 朱炫炫
【教学内容】
一、欣赏《孔雀舞》。
二、创《美丽的小孔雀》。
【执教】 江苏路第五小学 朱炫炫。
【教学目标】
一、欣赏乐曲《孔雀舞》,学跳傣族孔雀舞,感受乐曲优美、活泼的情绪,体验婀娜多姿的孔雀形象;愿意积极参与舞蹈的学习与表演,分享合作的快乐。
二、学会“孔雀漫步”与“孔雀戏水”两个基本动作;能跟着音乐有美感地舞蹈表演。
三、参与学跳孔雀舞基本动作、完整表演孔雀舞的音乐实践,运用观察、模仿、对比、归纳等方法,结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媒体演示等方式,表现音乐的情绪与形象。
【教学重点】
用律动舞蹈表现音乐的韵律美和形象美。
【教学难点】
尝试运用不同的方式及手段,学习《孔雀舞》的基本动作。
【教学任务分析】
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上海音乐出版社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第一课。本课的舞蹈学习素材选用了傣族孔雀舞蹈中的两个基本体态——“孔雀漫步”与“孔雀戏水”,通过这两个动作的学习使学生感知乐曲的情绪变化,了解傣族孔雀舞蹈的韵律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孔雀舞》由引子—A段—B段—A1段构成。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选择恰当的音乐、动作进行编排整合,感知音乐与舞蹈之间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本次执教的班级共有38人,班级中男女生比例适中,班级中部分学生参加了学校的艺术团队,全班学生已经有3部歌舞剧表演经验。班级学生在唱游课堂中的学习兴趣高,音乐素养良好,但音乐基本技能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需要通过教师的指导来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交流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要求:第一遍齐唱歌曲,第二遍歌曲表演。
教学说明:
学习要点: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意图:唱歌词的环节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到歌曲的意境,舞蹈律动环节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歌词所流露出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因此在此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做到以舞带情、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演唱。
二、欣赏《孔雀舞》
(一)整体感受
1.完整初听。
关键设问: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你的眼前呈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2.揭示课题并介绍作品及傣族风土人情。
3.复听,教师舞蹈表演。
关键设问:我的舞蹈中表现了哪几种孔雀形象?
教学说明:
学习要点:本环节是对傣族人文知识的介绍。
教学意图:通过观看教师舞蹈示范和交流,学生产生学习傣族孔雀舞蹈的兴趣,进而产生对傣族文化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分段欣赏
1.感受乐曲第一段
(1)了解孔雀形象
关键设问:小孔雀仿佛在干什么?
(2)新授“孔雀漫步”
动作一:后踢步同时腰间握拳推手,表现孔雀在草坪上漫步。
动作二:经后踢步到旁点步半蹲同时孔雀手形放于五位,表现孔雀昂着头向远处眺望。
(3)集体模仿动作
(4)个别表演
(5)跟音乐表演
2.感受乐曲第二段
(1)了解孔雀形象
关键设问:这段音乐描绘了孔雀在干什么?
(2)新授“孔雀戏水”
动作:六位孔雀手形,在旁点步的基础上上下跳动,注意保持膝盖的松弛,表现孔雀在水中愉快地踩水。
(3)集体模仿动作
(4)跟音乐表演
要求:用耳朵仔细听,控制好节奏。
3.感受乐曲第三段
关键设问:第三段乐曲与之前的哪段相同?
教学说明:
学习要点:重点观察和模仿学会孔雀舞的两个基本动作——“孔雀漫步”与“孔雀戏水”,并能够在音乐中表现孔雀的两种形象。
教学意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合作,在师生互动中能乐于学习舞蹈动作。
三、编一编、跳一跳《美丽的小孔雀》
(一)小组活动
1.介绍不同的孔雀舞姿
说明:孔雀舞蹈中还有许多展现孔雀不同形象的舞姿,比如:摆尾、展翅、鹤立、抖翅等有趣的动作。
2.分组活动
要求:跟着小伙伴跳跳不同形象的舞姿;编排一个简单的队形,在队形上进行动作的学习;跟音乐进行练习。
(二)小组展示并评价
1.分组展示
2.相互点评
评价标准:(1)队形整齐;(2)舞姿优美;(3)表情投入。
(三)完整表演
1.学生表演
2.师生共舞
教学说明:
(1)学习要点:本环节是对已学舞蹈内容进行运用,有效地将动作与队形组合。
(2)教学意图:学生通过判断选择恰当的音乐与动作,既在表演中感受傣族孔雀舞蹈的基本特点,又体会了傣族舞蹈的多样性,培养了合作意识。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欣赏了乐曲《孔雀舞》,学跳了孔雀舞,感受了不同的孔雀形象,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图1 《孔雀舞》教学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