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瑶族舞曲》
(一)赏析导入
师:其实刚才这首《瑶山夜歌》的旋律源自我国一首大型民族管弦乐曲《瑶族舞曲》。(出示课题瑶寨风情——《瑶族舞曲》。)这首民族管弦乐曲是作曲家根据瑶族民歌的音调改编创作而成的。是中国民族管弦乐曲的开山之作。整个作品有6分多钟,今天老师截取其中3个主要的旋律主题和大家一起欣赏,听听作曲家是如何用乐器描绘瑶山美景的。
(二)分段赏析
1.教师导入《瑶族舞曲》,赏析第一主题
(1)师:让我们回到刚才欣赏的《瑶山夜歌》旋律,这是乐曲第一个主题旋律。再聆听一遍,请从旋律特点、节奏特点、速度等“音乐要素”上说说第一主题的形象特点。(听音频)
生:(在老师的启发下回答)
师:(教师边讲边出示)旋律:优美舒展,节奏宽舒,速度缓慢,力度较弱。
(2)师:这样的音乐要素表现了怎样的情绪呢?
生:宁静,祥和……
(3)师:让我们怀着这样的情绪哼唱乐曲的主题旋律(出示乐谱,跟钢琴哼唱乐谱1遍)。
(4)师:这段主题描绘了什么情景呢?
生:……
师:其实刚才老师唱的歌词非常形象地描绘了这样的情景。让我们跟着乐曲轻声唱词(又出现谱子)。
(5)师:这首乐曲有一个很短的“引子”。聆听一下,记住它有很简短的节奏型。(出示)
图2 引子曲谱
(6)师:这是模仿了瑶族长鼓的节奏。(出示图片)请女同学唱歌,男同学模仿长鼓节奏伴奏,就把我们的身体做鼓吧!(× ×× × ××)
×—拍击凳子,或跺脚,××——拍手。开始——
2.欣赏第二主题
(1)师:接着我们听赏第二主题,这以主题欣赏后请同学们自己分析音乐要素特点与音乐形象特点。(这一段要听完整)
(2)分组讨论后汇报。(……2分钟)
师:归纳。(出示主题对照谱例)
图3 主题对照谱
乐曲的旋律骨干音6和3没有很大的变化,但是节奏紧凑密集,速度加快,力度增强,使音乐情绪变得热闹欢腾。与第一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出示关键词)
(3)瑶族人民有心爱的长鼓,我们有小鼓、腰鼓、身体。
请为主题(二)创编一小节节奏,要求:与第一主题节奏不同,能表现欢乐的气氛。让我们通过敲击模仿,感受和瑶族人民同样的喜悦快乐。(或用选择法)
× ××|0 ××|或× ×××|0 ××|或0 ×0 ×|0 ××|
(4)师:同学们,结合主题(一)和主题(二),你能说说你感受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吗?
生:火把节、夜晚……
(5)师:乐队奏出委婉的主题,我们仿佛看到一座美丽纯朴的苗寨,在皎洁的月光下,身着盛装的瑶家儿女陆陆续续来到旷野,长鼓奏响,歌声轻起。音乐渐渐活泼欢快,仿佛有许多村民来到这里加入歌舞的行列狂欢。人们欢聚一堂,分享快乐与幸福。
3.欣赏主题(三)
(1)师:音乐进行到了第三个主题旋律。请同学们思考主题(三)的意境是怎样的?又有哪些音乐要素的变化?(聆听)
图4 第三个主题旋律
师: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你感受到的意境是怎样的?
生:抒情的、浪漫的、柔和的……节拍变成3/4……
(出示要素变化关键词)
(2)这段音乐与第一、第二主题旋律有很大的变化。好像有一位美丽的瑶族姑娘走向圆圈中间翩翩起舞,婀娜多姿的舞步使人们停下喧闹,静静观看。三拍子的节拍最适合跳舞了。下面就让老师跟着旋律先跳起来。仔细欣赏给我鼓励哦!
4.欣赏教师范舞
(1)师:让我们一同来感受瑶族舞蹈的魅力。
(2)教师分解教授瑶族舞基本动作。PPT中出示视频,分两个视频框循环演示手脚分解动作。
(3)师:同学们跳得很不错。接下来让我们跟着主题(三)的旋律一起跳起来吧。
5.全体跟着音乐跳瑶族舞
小结:由于音乐要素的变化,改变了音乐的形象,同时使一首很长的乐曲能分出一个个不同的段落。所以说,音乐要素是音乐表现的重要手段。(可以看书上的文字)
6.在音乐要素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要素是“音色”。音色变化的重要原因是乐器。下面我们欣赏《瑶族舞曲》第一、二、三主题视频。要求思考:
(1)一、二、三每个主题中用什么主奏乐器?注意每个主题都反复多次的,每一次用的乐器都是不同的。
(2)这些乐器在乐队中的位置。
(边看边出示教师出示PPT板书)
表1 民族乐器分类问卷
不同的乐器有不同的音色,高胡的明亮,二胡的柔和,独奏的纯净,合奏音响的丰满,使同一主题得到不同的情绪渲染。
乐器的音色丰富多彩。根据它的结构、演奏法与音色特点。中国民族乐器可以分为哪几类呢?
(与学生互动填入表格上的空缺)
表2 民族乐器分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