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音乐想象力的教学思考
2025年08月11日
三、拓展音乐想象力的教学思考
在音乐课堂教学想象力引导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共性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学中应关注以下3个方面:
(一)音乐想象力的引导要从音乐本体出发
教师在启发学生音乐想象的教学过程中,相关的知识的铺垫是有一定的必要的,如历史、地理、哲学、相关综合艺术等,但如果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而远离了音乐,教学效果就会事倍功半,同时也偏离了音乐课程的教学要求和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音乐作品出发,抓住音乐本体的语汇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适当运用相关知识铺垫,切忌用其他形式代替想象,预设想象。
(二)音乐想象力的表达要有多种形式
学生想象力的表达,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往往是用语言表述,这个方法便捷、高效,但如果仅限于此,学生也会产生想象兴趣淡漠的状况,教师在教学中要开阔思维,发挥创造,引导鼓励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表达想象,可以用语言、绘画,也可以运用肢体、表演等以及学生想象到的一切可以表达的方式。切忌形成思维定式,这就违背了音乐想象力激发的初衷。但是形式是为内容而设定的,主次不能颠倒。
(三)要注意开掘学生想象的深度和广度
在课堂教学中音乐想象力的引导,是在对音乐作品内涵的把握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要注意拓展引导的空间,努力开掘学生想象的深度和广度。如果仅仅流于对音乐浅层次的想象,往往会显得浅薄、雷同。因此,教师本身对音乐的理解水平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有直接的关联。
想象是一切音乐学习活动的基本前提。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必须先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所以,音乐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激发和引导学生的想象活动,是值得我们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探索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