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生命物质随环境变化而改变物态和状态
2025年09月26日
一、非生命物质随环境变化而改变物态和状态
影响环境的因素很多,温度、湿度、光照等。以温度因素为例,通常状况下,同一物质由于温度的不同会在固、液、气三态之间转换,如果物质的温度不断升高,分子会分解为原子,温度超高,原子会分解为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的电浆,此时物质的状态为等离子状态。由于温度是由物质的粒子运动形成的,当物质的粒子以接近光速运行,温度可高达到4万亿摄氏度,物质便形成“夸克胶子等离子”状态,足以融化质子和中子。由此可知,物质随温度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存在物态。温度是物质存在的最主要环境因素,但影响物质存在状态的环境因素往往复杂多样。以水为例,水在地球环境条件下随温度在液态、气态、固态三态之间转化司空见惯。但水的形态之丰富,远非三态所能表述,就是在同一温度条件下,由于其他环境因素不同,水也会呈现出千奇百怪的形态。比如雪花、霜花、玻璃上的冰花和大冰块就差异很大。同样是黄河结冰,在壶口瀑布处和上游凌汛段的冰体形状也大相径庭,南极洲的冰山和青藏高原的雪山景象完全不同;同样是天空中的云朵,形态却变化万千,这是环境使然。这些现象可称为非生命物质适应不同环境的结果,或称为环境造化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