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音鸟汽车内饰件设计(挂件和摆件)(图6-67)
取象(象与原象):自驾车出行最重要的是安全,没有之一,安全意识来自心理上的专心致志,用心不二。在开车时若能有吉祥物品相伴,并时刻提醒和告诫自己则是一种不错的驾车方式,当然祈求保佑也是大多数人都有的心理特征。本方案是宁夏博物馆文创产品大赛中的获奖作品,该设计以西夏文化中的特有文化元素“西夏迦陵频伽”为原象元素,以汽车驾驶室的装饰性小挂件、小摆件作为象载体的创意设计。两者之间的映射关联性主要如下所述。
映射:①迦陵频伽是梵语kalavinka的译音,是佛教文化中的神鸟,据说这种鸟来自遥远的雪山,在壳中就能鸣叫,长大后其声音更加美妙动听。所以在佛经中又称其为美音鸟或妙音鸟。西夏佛教中的“伽陵频伽”地域特征鲜明,其造像犹如“”形飞翔,双手合十,面部清秀,具有吉祥安然的视觉特征。驾车出行需要平平安安,驾驶者有祈求平安的需求,将迦陵频伽吉祥摆件放在驾驶室前台很吉祥得体。
②若将妙音鸟变化为驾驶室挂件也很合理,因妙音鸟为空中飞鸟,其飞翔姿态和挂件的垂挂放置方式有很好的相关性,容易调和,形成合理的构成形式。
③“风铃”是位于空中的能发出美妙声音的物品,妙音鸟也是飞翔在空中的会唱歌的意念性形象;“风铃”是自由圣洁的象征,妙音鸟是神圣的宗教形象,两者意象关联性很强。
④“风铃”之“风”是空灵之风,有灵气,妙音鸟风铃在行车的晃动下也会发出灵动的声音,时刻善意提醒司机,不要急躁,声音寄托着“平安”和“吉祥”的美好祝愿。
图6-67 基于“西夏迦陵频伽”为意象符号设计的妙音鸟汽车内饰件设计(摆件和挂件)
拓扑变化:“象”和“原象”相互依存,拓扑融合的造型变化过程,本设计采用了几何化简约设计思路,对原象做了简化、抽象的造型提炼,使之向着使用功能转化演变,满足各自的要求,互为妥协,互为保持,也许这就是尚象设计中象和原象之间拓扑变化的含义。设计中去掉了原象“迦陵频伽”的诸多细部造型和图案肌理,将头部变化为类球形,但保持了原象清秀意象的特征,翅膀和尾部简化为平面和曲线的组合,可以追求原象中佛像轻盈飞翔的灵动姿态。躯干和手臂都做了几何化变化,原象动态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得到了加强,也使原象的感性意象特征很好地保持了下来,使拓扑变化后的概念形象达到了求平安的视觉效果,同时没有刻意强调原形特征,满足了消费者的模糊消费心理,有利于批量化、工业化生产,这正是映射立意之下,造型设计的重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