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脚本描述的产品情境设计分析法
利用物场思想进行特定地域物质和能量之间的关联性设计是地域生态设计可参考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从物质之间的匹配、组合和作用关系分析切入,进行技术的原创性开发设计。但设计问题其实更重要的是市场问题,在新产品开发中,如何找到产品创新的立意点和切入点,在很多时候比具体的技术攻关更重要,因为它决定了产品的主题、定位和角色,特别是与产品商品化有关的核心要素,如产品给客户带来的好处、产品本身的卖点等,这些主要在情境式体验中才可能被捕捉到。依据国际标准ISO 13407—HCD产品企划标准、产品技术支撑点、产品好处及卖点为产品三要素,若定位了产品对客户的好处和卖点,就可以进行技术攻关,进入实质性设计阶段。针对现有产品的革新,其情境分析的三大支架是消费者、环境和产品;情境分析的目的是处理人、机、环境的关系,以情境分析为方法,以用户体验为模式,将消费者、环境和产品三方面向外拓展,将每个方向的因素分类细化,形成三维树形轴(图7-23)。
图7-23 基于地域性情境分析的三维树形轴
三维树形轴的构建过程其实是地域场景构建过程和并行设计过程,最终形成地域性场景的脚本故事。
脚本故事法的形式也很多,比较普遍认可的是斯坦福研究院的六步法。该方法的思路是:当设计目标明确了,关键识别因素也就明确了,以故事脚本法描述情境,通过关联性的思维导图模式发展情境逻辑。
情境分析法也是基于群体文化学的创新设计方法。抽取典型用户,通过观察、访谈、视觉故事等方法,了解用户使用产品的方法以及潜在的需求,以“人、事、时、地、物(产品)”作为剧本的基本撰写内容进行叙述。情境分析执行中,需要设计场景,要有一个基本的故事展开情节。故事展开的环境定位,使用者的基本面貌、信息特征、剧本情节、演义过程的撰写要围绕如何高效地发现产品创意机会的任务展开,紧紧围绕与产品机会相关的基本元素展开情节。
脚本撰写要以三维情境轴为框架进行系统设问和解答,在树形设问和解答过程中不断修改和完善脚本故事,脚本描述的关键问题是权衡和处理两方面的关系,一是人在特定环境中的体验或生活需求是什么?二是这种需求如何适应环境,并与环境和谐相处(也就是如何融入该场的问题)?在满足需求和协调关系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矛盾冲突并且形成创新性的处理手段,这就是地域性的产品。地域性的产品在场景中是介于消费者和地域环境之间的第三种要素,是人与环境关系的诠释者、承担者和执行者。所以从设计过程看,产品既是情境脚本构建的产物,也是情境分析的产物。
脚本撰写首先要确定和选择特定的时空条件,即环境(何地Where)和时间(何时When),对环境、物、人进行提问(何因Why),对象(何事What),人员(何人Who),方法(何法How)六个方面分析思考,在提问中完善故事,以时间空间→人的需求→满足人与环境两方利益的顺序构建脚本故事和推进情境故事发展,其动力模式可称为“中轴带动两翼推进”(图7-24)。中轴线表达了情境构建或脚本撰写中各阶段的任务和目的,两翼则表达了每个阶段的内容和方法,以对应的“WH”提问解答方式,填实内容,丰满羽翼,在不断组合优化的过程中提出产品创意和立意的机会,最终得到地域性产品创新设计方案。所以当三维情境轴和“中轴带动两翼推进”的情境逻辑构建以后,基于情境分析的脚本设计和产品设计不是两个一前一后的串行过程,而是并行展开、同步设计的过程。
图7-24 地域性设计中的“中轴带动两翼推进”的情境逻辑模型
情境发展中要力争启发参与者的创作激情,尽量使用可视化的、互动轻松的方式表达,诸如采用图画、照片、视频录像等引导创作者参与。当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中存贮的长时记忆知识虽然容量大,但在短时间内特别是正需要进行创作时往往不能快速检索,须通过视觉思维的提示,如草图、图片、语言交流等方式容易调用出来。[12]所以利用群体文化学和具有视觉表述方式的情境分析法很好地克服了长时记忆的限制,成为解决创意设计问题的关键技术。
目前有一种采用群体文化学原理的情境分析设计方法,是将头脑风暴法和情境分析相结合的焦点小组法,它是近年来企业在进行地域性产品功能模式开发和调研中改进的一种形式,其本质还是预想式的情境设计。它是根据心理学及群体动力学的原理,由专门训练的专家所主持的一个富于创造性的小群体。焦点小组在进行地域模式研究时,要从当地选出典型的5~7个用户代表(消费心理学研究证明,目标消费群体中5~8个典型的客户代表的建议可以代表本群体中80%的人的意见),这几个用户代表符合样本抽样原理要求,能广泛代表各种用户。焦点小组活动通常以一种正式或非正式的形式,对某一主题进行深入讨论,从而获取一些创造性的见解,通过研究,在目标群体的特征分析、产品功能的需求、产品外观的设计、产品形态的描述、产品价格的定位以及技术的发展趋势方面都给出了建议。
借助焦点小组,企业设计师可以获悉顾客对产品功能的期望及意见。焦点小组是确定和构筑产品“功能模式”的首要研究方法。焦点小组的主持者应善于激发参试者的思维广度和深度,引导小组进入一个创造性的氛围,从而为产品潜能的完善提交一份有价值的报告。基于情境分析的焦点小组法在干旱地区的家用防尘冰柜、家用洗头机、擦鞋机的概念提出方面有很大启示作用等。
1.基于地域环境适应性的生活方式设计——生活用品设计
随着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模式的日益推进,用户定制技术日趋成熟,物质产品的丰富,文化消费的增长,生态意识的增强,未来的设计创意产业和物质消费要向着地域化和原生态转变,设计思维也要转变模式。
进入现代市场经济社会后,工业和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细化。现代的生活用品都是标准化的设计与制造,但许多设计师其实没有地域化的生活体验,缺乏对地域性系统因素的综合考量,这可能也是出现生态问题的一个原因之一。人类是自然的产物,也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生存环境决定人的生活方式。所以,人类生活的许多地方与生物生存的许多方面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但人类是靠物质技术的发明创造来适应自然环境的,环境不同,同类物品的技术功用也不同。
1977年,西门子用户研究中心针对向印度出口的洗衣机做过地域性设计分析研究,在正确分析研究当地的传统木质洗衣器械后设计出了专为印度农村出口的洗衣机,此后,西门子提出了产品的跨文化设计的新概念。国内的海尔、美的等大型家电企业也逐步重视跨地域、跨文化设计制造,特别是在家电下乡中对不同农村的生活方式、地域特征做了调查研究。近年来,我国各地都在着力打造本地区的特色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在各类环境设施中力争突出本地文化特色,充分考虑、尊重且适应当地的地理特征和人文特色,为其延续性而设计,我们正在从过去的本土化设计逐步走向面向各地区的地域性设计。
2.基于西北干旱环境的家电功能模式的情境分析概念设计
地域环境不同产品功能模式理应不同。把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产品模式建立情境逻辑模型,然后进行情境分析,可以发现产品的地域模式。西北地区风沙大,许多农村家电需专门进行地域性设计。空调的一般概念是调节室内气温的装置,但在干旱地区,空调除了调节温度外还要有增加湿度、室内除尘等功能,这种功能可能要占主要地位。对于冰箱而言,季节长短、昼夜温差都会对冷藏、冷冻的比例、温度控制等有合理的要求。洗衣机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下其功能也不应相同,南方湿润地区空气湿度大,汗液蒸发慢,衣服上的污物主要是人体分泌的汗液和环境中的黏湿性污渍;洗衣机在西北应有很好的除尘土功能,这不只是因为西北缺水,关键在于尘土是衣物上的主要污物,很多情况下衣服根本不需要水洗,只需要除尘;干旱地区空气干燥,皮肤也干燥,衣服上的污物主要是生活、生产环境中的尘土,所以同样是空调和洗衣机,在干旱和湿润环境下的功能模式不应相同,就像古人讲的同样是橘子科的植物,“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就是生物适应地域环境而产生的不同属性,或是环境造就的不同形态。橘和枳对人而言是食味的不同,但从生物习性讲食味是对环境的适应性改变。
(1)二合一防尘冰柜
在针对西北地区家电下乡的焦点小组调查中,许多农户认为单独的冰柜在农村几乎很少使用,主要是村头的小卖部卖冷饮时使用,黄土高原的窑洞住户,直接将需要冷藏的食品放入窑洞深处的小套窑,低温环保,保鲜效果优于冰箱。
图7-25 适合西北农村使用的多功能防尘冰柜提案
使用焦点小组情境分析法,在西北地区的冰箱、冰柜调查提案中提出了多套提案,其中,图7-25是在荒漠戈壁区调查时,甘肃省民勤县的红东村焦点小组在情境设计中提出的放置在厨房中的抽屉侧拉式冰柜。课题组归纳完善后,提出了可在冰柜上面安放菜板,用以切菜、擀面等的概念提案。该防尘冰箱的顶部设置了防尘盖,菜板为可以合页式开起,利于保温密封,将抽屉改为前拉式,最终这些创意被赋予较具体的形态、材料及色彩。
设计问题很复杂,在情境分析设计中,设计目标会随情境输入的不同而不同,但设计目标应满足设计需求。该案例是基于冰柜放置位置的情境分析讨论得到的设计结果。
(2)家用洗头机
由于社交礼仪、道德修养及卫生健康需要,人们尤其重视面部的干净整洁。西北地区环境干燥、风沙大,洗头频率相对高,对高效洗头的厨卫产品有着潜在需求。虽然该款洗头机的早期概念来自西北地域性设计,但在情境驱动中已形成具有按摩等多功能的保健产品,其定位已超出地域性设计的范畴。该款概念洗头机属于豪华型全自动家用洗护、保健多功能厨卫家电产品,如图7-26所示。由于洗头机使人以仰卧姿势进行洗漱,头盔内置水流循环冲洗组合喷头,可以全方位清洗头部和按摩头部的重要穴位,刺激头皮的血液循环,消除疲劳。洗头的水温、水流方式、洗发液的多少、按摩方式、按摩时间等都可以进行调节,还能进行腰部、腿部按摩。本产品在结构、材料选择以及智能化方面做了很好的整合设计,不但可以方便舒适地满足洗头功能,还能进行头部按摩和保健,可以达到清洁头发与缓解精神压力的双重功效。
图7-26 家用洗头机
(3)除尘节水洗衣机
在WH的情境分析和生活体验中可以得出:西北许多农村地区,气候干旱、尘土大,尤其在冬春季节。只要一出门,鞋子和衣服上就很容易沾上尘土,这对于湿润地区的人们可能难想象,但在干旱的农村地区确实如此。人们的需求主要是鞋子和衣服的除尘装置。一来干旱地区本来就缺水,二来也不可能花太多时间总是洗衣服,三来只要将尘土清除干净就可以。通过情境分析,得到的产品功能创意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生活方式对自然地域环境适应性分析:气候干旱,生活空间和农作空间多尘土,而生活用水又很稀缺。
②生活方式对社会风俗的适应性分析(社会环境分析):婚嫁和新居必须换用新式洗衣机,双缸波轮,造型新潮,大多数喜欢白色,常放在院子里使用。
③传统洗衣方式和器物分析:传统的洗衣方式是先清扫衣物尘土再入水洗,这一传统洗衣方式对现代设计也有启发。
由此可知,地域性新式洗衣机的可能概念是:除尘、非常节水、双缸波轮、容易移动、白色等。显然这个洗衣机是对西北农村环境分析后得到的初步设计概念,它不一定适合南方农村。
再分析既定功能要求的产品技术本身。由F到B再到S,目前不用水的洗衣机技术很成熟,其基本工作原理有多种,最简单的就是振动除尘,其次是超声波杀菌,通过空气压缩和负离子发生器,使衣物上的细菌和负离子相结合杀菌,再辅以除臭剂清除衣服上的异味。很显然后一种洗衣技术完全不适合西北干旱农村使用,其实它仍是湿润城市生活方式的体现。[13]
图7-27 除尘节水洗衣机
本次调研中农村洗衣机要求的主要功能是除尘、节水。西北农村干旱缺水,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通过集雨水窖来解决生活用水问题,图7-27是家电下乡活动中,课题组提出的适合西北农村使用的除尘和节水概念洗衣机。主要是振动结合翻滚将沙尘清除,再用少量水清洗的洗衣机。适合干旱农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