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车摩天轮设计
既然不同的河流哺育和造就了不同的地域性传统生活方式,这里必然有特色性的河流文化,如何传承和发扬本地河流文化应是各河流城市发展的文化旅游的要点问题。兰州、中卫、青铜峡等都是黄河上游流经的城市,各地政府在旅游规划中都在打“黄河文化”的名片。毋庸置疑,除了打造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河岸风情线外,如何让游客体验黄河才是旅游设计的关键问题。黄河上游河道的传统物质设施主要有:羊皮筏子和黄河水车,但它们基本上都失去了昔日的水运、乘渡和灌溉作用。虽然游客现在可以乘坐体验羊皮筏子,但没有现代工艺和结构的更新内容,也存在安全隐患;而目前黄河水车则完全变成了一种观赏性的景观,甚至连传统水车的基本工艺结构和式样也没有了。
在新的旅游经济推动下,如何开发传统黄河器物文化,使其不失地域文化魅力,又具备现代多样化的旅游需求功能。必须综合分析各地地域情境场中的物质因素、能源资源因素,进行物场转换,将传统器物和现代旅游设施相结合,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
由此可以想到,巨大的圆盘状水车安装在河岸,利用流水自然驱动,而同样是巨大圆盘状的摩天轮安装在游乐园,利用电力驱动。黄河上游兰州、中卫、青铜峡等旅游城市,河水流速快,可以将传统水车与现代摩天轮相结合,从而产生一种基于流水驱动的水车摩天轮。安装在城市河流风情线的岸边,既能满足传统水车的观光作用,又有可乘坐的体验性的功能。
美国人类学家克拉克·威斯勒指出:“从文化的角度而言,发明就是从旧的经验之间设想或观察到的一种新关系,而不是经验本身,如果有人称这样的发明中包含的全部具体经验肯定是从环境中来的,那是无可置疑的。”[27]其实许多传统器物成为现代设计的灵感和创意来源,使其地域性功能及形式审美这些方面得到发扬和利用。
水车摩天轮的设计有3个原则:一是保持传统水车的基本木质结构和工作原理,在外观上有鲜明的传统水车视觉特征。二是注意乘坐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对乘坐轿厢、刹车系统、乘坐台等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设计。
图7-36是双轮盘结构,中间垂挂轿厢,轿厢轴两端各自固定在主副两轮盘辐杆上。图7-37是单层轮盘结构,一根木质轴穿透轮盘两侧,各挑一轿厢。两种水车摩天轮均采用传统水车榫卯结构,部分禁锢件也采用传统铁活构建,如蚂蟥铁钉、蘑菇铁钉等,使其整体形式具有传统文化风格。
图7-36 双轮盘结构的水车摩天轮
图7-38是水车摩天轮装置,采用了图7-35所示的立体旋转停车设备中的立式水平转动机构。其基本思路是在平行转动的平板上安装乘坐舱,平板下面是驱动桨板,利用水能驱动,转动过程中乘座舱始终处于水平放置状态,使游客在游乐中有惊无险,特别是当桨板转至乘客的上部时能防止流水对乘客的淋湿,在转动过程中,座舱始终保持水平状态,使乘客在体验刺激惊险的同时有效地克服恐惧感或晕眩症状。这种摩天轮装置适合于中老年人和儿童乘坐游乐。
图7-37 双轮盘结构的水车摩天轮
图7-38 水车摩天轮装置效果图
基于传统文化的地域性创意设计立足于地域性风格和传统文化底蕴的基础作用。在一个特定地域,任何亲身体验的感觉都比眼睛看到的更容易使人有获得感,也是大多数人愿意尝试的。这种流水驱动的“水车”无疑丰富了黄河上游城市黄河文化体验的内容。在增加水上游乐项目的同时也创造了旅游景观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