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性设计的本质是环境适应

第二节 地域性设计的本质是环境适应

设计不全是各地通用的,设计要有地域针对性,设计的地域性表现在对不同地域环境的适应性。

当前全球正处于人类有史以来人口最多,人均资源最少时期,同时又是人类生产力技术发展最快的时期。各种生态问题促使人对自己和自然的关系重新认识,这是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认识论的大转变,各学科都在向生态文明努力。设计学科在多年的探索中,已经提出了生态设计、绿色设计、可持续设计、循环设计等生态文明的设计理念和方法。西蒙认为:如果将设计科学理解为是一门有关人工物的科学,这门科学必然要借用生态文化学的相关原理,在人工物的设计中处理好文化与自然的关系;同时也应按照文化生态学的规律,使人工物既符合文化在时间上的连续和传承,也符合文化的空间适应和地域包容性。

环境问题的出现必须从环境中解决,人类活动要适应环境,由于环境有地域差异性,这就要人们精准地适应环境。地域性设计是基于不同地域环境适应的精准性设计。若各个地方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都以环境差异性的方式精准适应,则全国乃至全球人们的生活方式都会与环境相适应。设计学术界对地域性设计的阐述还主要偏向于与地域文化的相适应方面,大多数人认为,所谓设计的地域性是指设计上吸收本地的、民族的、民俗的风格以及本区域历史所遗留的种种文化痕迹的做法。但特定的自然是造就物质文化的基础,对设计学科而言,纯自然因素和经济因素在地域性中占重要地位。所以,地域性设计应是适合某地域的文化、自然、经济的综合性系统设计。按照生态学的原则,文化是人类对所处环境的一种社会生态适应,而文明则是某一文化对环境的社会生态适应的全过程。人的潜能只有在社会文化环境中才能发展,人的本质能力只有在文化的世界中才能得到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