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生态情境场的情境分析与设计方法

三、地域生态情境场的情境分析与设计方法

场是物质存在的方式,在物理学中把某个物理量在空间的一个区域内的分布称为场,如温度场、密度场、引力场、电场、磁场等。不同的场对应不同的物理属性,如处在引力场中的所有物体必然受到引力场的统一影响。场类似于一种约束环境,处在这种环境中的相关事物都会统一受到场的影响。

将这种概念类比到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中也有相似的情形。美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也曾引用过爱因斯坦关于场的定义—场是“相互依存的现存事实的整体”。构成生活空间的要素是人和环境,人在特定环境中必然有特定的心理反应,进而引起人的行为等活动,所以人在环境中的行为是人与环境作用的双重结果,这就是他的著名人类行为公式:

B=F(P · E)[5]

在布迪厄的社会场域理论中,场是一种社会空间,特定的场有特定的习性和关系结构,有自主化过程和自己固有的运行转化机制[6]。以此设定,一个特定地域(自然场域),由各自然因素构成,各因素间有潜在的关系,在人的操作下,自然场域中会有多样化的转化关系,从物化特性和生态价值评价一个地域场潜在的生态转化机制的可能。

由此,可以设想建立一种生态场的地域性情境分析设计方法,分析在某特定的文化和自然环境下,如何使人造物品能合理地放置在这一地域生态场景中,对生态场和人造物的合理匹配与分析正是我们的设计任务和设计目标。这就可以设想建立一种生态场的地域性情境分析设计方法。

我们不妨将某一地域自然环境的诸多生态因素提取出来,组建成一种生态屋或生态树的概念模型,然后依据场原理和环境适应原则,寻找一种能合理地放入其中的物品的方法,即为一种场景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