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盘布纽扣
2025年09月26日
(三)盘布纽扣
布纽扣即盘扣,也称为盘纽,是随着满族服饰而兴起的,是中国传统服饰独有的一个符号。布纽扣在西北地区落地生根,与当地传统服饰相结合,形成其独特地域特色。如陕北马甲使用的布纽扣是用内折边的布条挽出来的,实用美观。其制作过程是:首先在布料的背面用熨斗的“棉”或“麻”(高温档)熨上一层粘衬,其目的是使布料不容易走形,裁剪和制作都比较方便;之后为使得布料的伸缩性最大,扭转的时候不会起波浪纹,把布料以45°角斜裁成1.5厘米或2厘米左右的布条;再将布条的两端剪成45°角的斜口,两两拼接起来;接好后用熨斗熨平,纵向对折,再熨一遍中线,这样缝线的时候不容易扭曲。然后按图4-29所示将布料的毛边向里对折,用暗针缝成长细条,尽量不要把线迹露出来;缝好后,按图示做成纽扣。如果做简单的一字扣,一般的尺寸是从纽头顶部到扣袢末端为6厘米左右,根据服装款式和设计需要自行增减。
图4-29 一种传统纽扣的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