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当梳妆用品(图6-66)
该方案是以中国传统瓦当作为原符号的梳妆用品系列化设计。此设计获得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授予的宁夏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最高奖荣誉。分析本方法,在形态尚象方面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取象(象和原象):本设计原象取象于西夏瓦当和滴水。瓦当是中国传统建筑上的主要构造元素,原本是遮挡在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护盖,但在东汉和西汉时期已演变为以装饰美化和蔽护兼有的建筑附件。由于瓦当上都凹凸有各种吉祥文字和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其文化价值更显重要,属于中国特有的文化艺术遗产。西夏文物国内现存的数量类型非常稀少,该设计中取象的西夏瓦当和西夏滴水瓷器是同类器物中留世很少的几件,现存宁夏博物馆。该设计的产品类型是女性使用的梳妆系列用品,包括梳子、小镜子和发卡。
图6-66 基于中国传统瓦当作为原符号的梳妆用品系列化设计
映射:从原符号与功能载体之间的关联性讲,两者之间至少有以下四个尚象点。①礼仪意念的相关性,以人比物,采用拟人表现,这是中国传统意象思维中最主要的方法,若将建筑物的屋檐比作人的头脸,则屋檐上的瓦当和滴水瓷器就是建筑的头脸。从人的社交、礼仪和爱美心理讲,人的“头脸”是最重要的,俗话说什么都可以不要,但得“要脸”。人头脸的“端庄、整洁”在人际交往和处事文化中是何其重要!而梳子、镜子等梳妆用品正好是整理、整洁人头脸的工具。②组合方式的相关性,在传统建筑上,瓦当和水滴就像一对兄弟,彼此手牵手地配合在一起,而女士们在梳妆的时候,镜子和梳子就像一对姐妹,彼此不能分离。③位置、结构和形态方面的意念相关性,瓦当和水滴都是安装在建筑屋檐最前面的配件,瓦当有护理椽木头的作用,水滴有排流雨水的作用,除此之外,瓦当和水滴对建筑有非常好的装饰作用,它们相当于建筑的“刘海”发型。梳子是梳理发型的器具,发型的点睛之处在“刘海”,排列整齐的瓦当如同梳子的梳齿一样整齐,尤其是在下雨的时候,瓦当上流下的线状雨水,排列在廊前,整个景象犹如一把晶莹剔透的细长“玉梳”。④中国文化意念映射,说来也蹊跷,瓦当和水滴,一个像弯月,一个像圆日,彼此阴阳配合,轮廓形态互为契合,弯月圆日和梳子镜子不但形态映射相关,而且还有传统哲学意念上的相关性,梳子为阴性,镜子为阳性(传统文化中镜子有光照意象,古时的铜镜为圆形)。
拓扑变化:本设计保持了瓦当和水滴的弯月和圆日的基本造型,为了突出旅游产品的宁夏地域特色,在造型设计中保持了西夏瓦当和水滴中的雕刻纹样没有变,但结合现代电脑雕刻工艺对原图案做了简化变化处理,经过拓扑融合设计后,使设计结果满足符号和载体的双重需要。材料采用上乘的拆房老木,符合一般工艺礼品和收藏品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