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施设计中的自然和文化综合尚象
各地都有其地域性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历史遗风,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各种文化符号。景观雕塑、建筑、公共设施等是一个地方的形象窗口,对外起到地域文化的游学作用,对当地民众则有地域认同、归属、爱家乡教育的功能。图6-10所示是为黄河上游高校设计的校园主题雕塑《风范》。
该雕塑是集多地域元素于一体的现代抽象雕塑,雕塑意象的取象构思有:兰州、银川等为古丝绸之路的重镇,又是黄河流经的城市,所以丝路文化和黄河文化应是雕塑地域元素的重点选项。本雕塑以回旋飞舞的丝带形象和蜿蜒迂回的九曲黄河符号表达雕塑的地域意象;重要的是造型还有一种昂首前行的动态意象,好似一个大人牵着一个小孩前行,“挽手”之处巧妙地联结成一桃心造型,寓意“教”与“学”,“师”与“生”心心相印,同心前行。以上是雕塑主视面的意象含义,该雕塑从纵向视图看,是一个“M”造型,旨在强调“风范”的主体,即“母亲”和“恩师”,因“母亲”一词无论在汉语拼音还是在英语中其首字母都是“M”,总体来讲该造型设计是纯粹的意象设计,在地域文化象征、美学特征(节奏、韵律)及提示引导(携手共进,同心同德)方面都很合理。
图6-10 基于丝绸之路和九曲黄河意象的校园雕塑设计《风范》
文化符号是最具文创设计价值的地域符号。地方文化发展在于突出地域特色,各地各类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主题公园等的设计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题材选择情况。题材选择就是取象,题材决定主题,主题决定创意。所谓的创意主要看设计取象与地域文化的关联程度。宁夏灵武的白芨滩国家沙漠公园的一些地域性符号的几个取象点值得关注和思考。作为塞上之地,古长城是宁夏的重要文化元素,白芨滩国家沙漠公园游览道路设施以长城作为整体框架。除了满足游客的高视野游览要求外,在象征意义和文化尚象方面很成功,最主要的有两方面,一是表现灵武的古战场、古长城等历史文化意象,二是寓意白芨滩治沙成果,向沙漠进军,阻挡沙漠前移(图6-11)。
图6-11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沙漠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