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马家窑彩陶纹样的贴图类产品设计(图6-56)

(十)基于马家窑彩陶纹样的贴图类产品设计(图6-56)

取象(象和原象):原象,蛙纹、蛙爪纹和水纹。在黄河中上游的彩陶文化发展中,使用最普遍的纹样是与水相关的纹样,如水纹、鱼纹、蛙纹、爪形纹、蝌蚪纹等。在马家窑文化中尤其以蛙纹和水纹最为普遍,蛙纹从仰韶早期发展到马家窑文化时期时,已演变为抽象的并行曲线蛙纹,曲线蛙纹又演变为蛙爪纹。彩陶专家郎树德认为,早期马家窑类型的蛙爪纹为弧形三爪纹,并且多绘制在盆形器形的内壁底部。[47]从已出土的几件马家窑蛙纹盆精品看,纹样多为蛙纹(或蝌蚪纹)和水波纹的组合纹样,且盆地纹样多呈正三角形中心构图。本设计案例中的取象纹样来自马家窑彩陶盆内底部纹样,该纹样是蛙爪纹、蛙纹和水波纹三种纹样的抽象组合,也可以说是一种变体蛙纹。

图6-55 基于彩陶器形和纹样的同质异构造型设计

图6-56 基于彩陶器形和纹样的同质异构造型设计

映射:蛙纹和水纹都是吉祥纹样,远古时期先民都沿河而居,原始先民的生存离不开环境中现成的水资源,他们崇拜和敬畏水及水生物,视青蛙为月亮神。这种图腾崇拜可以唤醒和呼吁当今的人类也要敬畏自然,保护水资源,保护水中的动植物,最终保护生态。

从造型看,该水蛙复合纹具有很强的辐射发散效果,与雨伞的放射状效果相契合,该纹样又是典型的吉祥纹样,将纹样贴图在伞的内侧,既不显张扬,又有内敛的祥和气息,既能遮阳,也能挡雨,堪称祈福伞。

拓扑变化:将原象图形做图案化变化处理后直接贴图在新的载体上,是传统吉祥纹样应用得最基础也是最普遍的方法。该创意设计是根据原图的几何构成关系,做了几何图形的正规化制图后,将其中心贴图于伞顶里面,在尊重原色调的基础上,略微做了色相、纯度等调整,伞顶外面是黑色防紫外线面料。古今结合,既传承和传播了传统吉祥文化和生态理念,又不失现代人的文化心理需求,具有美好的祈福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