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性生产方式的物质载体——设备类工具设计

(三)地域性生产方式的物质载体——设备类工具设计

我们这里所谈的地域性生产方式的设计是从设计学或工业设计的角度论述的,角度不同可能对问题的归类及属性的论述也不同。

现在规模化的人类生产活动及工具的制造和技术进化已较为完善。特别是功能方面,设计,如各类基于区域的矿山勘察,矿物开采机械以及原材料的初步加工设备等。各类能源设备,如风力、水力、电力设备,煤电设备,太阳能设备,这些设备本身都是基于区域自然地理特点的生产类产品。但作为工程设计和其他产品一样,工程师们只是把其当作一种产品的基本功能区设计就可以了,主要考虑其可行性、可靠性,很少站在社会学的角度去思考其地域性。还如青藏铁路的全部系统工程设计,也是典型的地域性设计,青藏铁路的建设完工实现了许多世界第一,如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经过冻土地区最多的天路等,这些冠名世界第一的原因其实就是青藏高原这个特殊地域环境造成的。

从设计学的角度讲,任何生产方式的设计都不光是工程型设计概念,它涉及社会学、文化学、地理学等方面。目前从我国的工业设计发展来看,由于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异,许多西部地区,特别是边远地区的经济还没有真正开发,相关的一些劳动工具、生产工具、旅游体验工具等还处在空白状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针对地域资源的采掘和采集文化及工具类设计

矿产资源的分布总是呈地域性的,许多勘查、开产的特种设备也因此成了地域文化特征的一部分,但目前这类设备在我国还没有真正导入设计学研究的范畴。从我国制造业分布特征来看,许多小批量的特种采掘装备制造企业大都位于西部地区,许多西部设计师将不可避免地要参与这些产品的设计活动。采集和挖掘具有许多类似之处,都是对自然界中早已存在的物质资源的获取和集中,同时不改变获得的天然物质的内部结构的根本属性。[14]从活动对象来看,采集活动针对的是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及其生成物。过去西北戈壁和荒漠地区人们采摘发菜、锁阳、沙枣、沙葱、沙米、枸杞,拾取骆驼粪,捕捉野兔等,以这些动植物资源作为生活资料来源的生产活动都很低下。进入现代社会以来,许多传统工具大都遗失,但却没有新式工具的取代。

2.农具及其深加工工具设计

从世界农业的分布来看,农业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农业生产完全依赖自然,不同的农业生产依赖不同的地域环境、不同的生产作业方式、不同的生产作业工具、不同的深加工工具等。

西北地区农耕面积大,农民劳动量大,劳作非常辛苦,特有的干旱农业、沙漠绿洲农业亟待创新的作业方式和生产工具的设计开发。农具涉及从土地修整开始到农业耕种、田间生长管理,再到收获、初步及深加工等全过程,现在还有大量、繁重的农业作业劳动必须靠纯手工完成,生产效率低。如新疆的棉花、瓜果采摘,甘肃的花椒采摘、苹果套袋去袋、中药材生产,宁夏的枸杞采摘等。每个农业生产的环节,既可以采用大型机械化联合作业,也可以采用小微农具半自动化作业。在地域性产品设计中,工业设计师服务于地方性农机设计,主要是配合农机设计工程师的整体系统设计,包括造型、色彩、人机操作等设计。图7-28是甘肃省机械科学研究院工业设计中心研发的青贮饲料收获机,用于玉米、高粱、燕麦、苜蓿、水稻等农作物的收获,降低了青贮饲料的加工损失,实现了青贮饲料加工的机械化、智能化。该产品的工业设计师参与了很多工作,从整体造型布局到色彩设计都注入了工业设计的思想,2017年荣获中国好设计奖。其实,一些小微农具的创新和创意设计很适合一般工业设计师及设计专业的师生开发。特别是一些采摘工具的设计,只要与现有纯手工的作业相比,能够提高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即可。这类课题由当地农村出身的学生和设计师来做更为适合,因他(她)们从小就有在农村生活劳动的经验阅历。图7-29是西北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学生设计的一种枸杞采摘工具,该学生来自甘肃乡村,小时候家里养了很多山羊,到夏天羊绒开始脱落,经常在家里干活梳羊绒,方法是用一种倒钩状梳齿的梳子顺着羊毛走向梳,该方案就是受到这种梳子启发而设计的。

图7-28 自走式青贮饲料收获机

图7-29 枸杞采摘工具